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作为全市精神卫生事业的“领头羊”,宜昌市优抚医院(宜昌市心理医院、宜昌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倡导全社会共建心理健康体系,共治心理健康问题,共享心理健康成果,提升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公众心理健康素养。
心安康,身安宁。近年来,市优抚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思想之新、改革之勇、创新之力引领发展之变,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并锚定省级精神区域医疗中心目标,从“以精神疾病防治为中心”向“以心理健康为中心”转变,从单一的精神专科医院向全市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高地迈进,为人民群众构筑起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坚实防线。
同“心”同行
共筑身心健康“防火墙”
“快来,这里有义诊,可以免费进行心理咨询。”10月9日上午,在西陵区解放路步行街,市优抚医院组织心理咨询、老年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多位专家开展的义诊咨询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市民纷纷呼朋唤友“追”名医。
当天上午,宜昌高新区白洋镇居委会会议室内同样热闹不已。市优抚医院专家团队20多人携手10余名党员志愿者,开展了精神卫生防治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评估及健康义诊等,受到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不用跑来跑去,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的优质服务,真的太好了。”现场,一位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参加义诊的群众称赞活动接地气,希望医院今后能够多开展类似活动,让更多人受益。
9日上午,由宜昌市精亲协会联合市优抚医院举办的“画共享、绘同心”绘画治疗成果展览,也在该院康复科正式启动。
60幅来自不同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绘画作品,悬挂在科室走道等处,展现着患者们的内心世界,不仅让人们能更直观感受到精神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伤痛,也更加深刻认识到心理疾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许多患者不愿沟通交流,通过绘画可以解读患者的心灵密码,透析深度困扰患者的症结,从而对症解题。”康复科绘画心理分析师宋夷晋说,绘画治疗还能帮患者完善思维、提高注意力、增强自信心、减轻思想压力,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据了解,此次绘画治疗展将持续开放一个月,每天8:00至12:00、14:30至17:30免费开放,欢迎社会爱心人士和市民朋友参观体验,共同感受艺术疗愈的魅力。
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晚,由市委政法委、市卫健委主办,市优抚医院、伍家岗区委政法委、区卫健局承办的“心安宜昌 剧现美好”2024年宜昌市心理情景剧展演大赛在伍家岗区长江广场盛大启幕,为千余名市民奉上了一场心灵盛宴。
参赛的优秀心理情景剧聚焦社会热点,用心理剧手法呈现出剧中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经过激烈角逐,由市优抚医院选送的剧目《重塑光芒》斩获二等奖。
两天时间内,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努力引导社会大众由“心安”到“平安”,为平安宜昌、健康宜昌建设注入了“心”能量。
用“心”呵护
撑起精神心理“健康伞”
近年来,市优抚医院坚持党建领航,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与全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强化医院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医院总体综合实力,积极构建与宜昌“典范城”“世界级”发展布局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事业新格局。
学科建设上,除开设有传统精神科门诊外,细化新增心境障碍、老年精神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睡眠医学、心身医学、婚恋情感、记忆、成瘾(酒瘾药瘾网瘾赌瘾)等特色专科专病门诊,针对儿童青少年专门开设亲子关系、抑郁焦虑、厌学、学习困难等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还有心理咨询与治疗、综合医疗、药学、护理门诊共计30余个特色专病门诊,并进一步优化住院病区,把原有两个精神病科病区转型为临床心理科病区,把综合业务转型为精神障碍重症与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专业、个性的诊疗服务。
硬件设施上,先后引进眼动轨迹检测、事件相关电位检测、药物基因检测、血药浓度检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仪、多功能失眠治疗仪、虚拟现实(VR)治疗仪等520余台治疗设备,并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治疗等手段,对症施策,服务患者。
人才培育上,拥有市级医学领军人才3人、正高级专家11名、副高级专家31名、博士研究生1人、全日制硕士29人、在职硕士6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全省地市州精神专科医院中处于前列。
如今,在市优抚医院,“黑科技”设备层出不穷,新诊疗手段让人目不暇接。
你敢相信吗?只需戴着VR,就可以帮助酒精依赖患者等缓解焦虑及戒断反应不良情绪。躺在床上,将经颅磁刺激治疗仪的蓝色装置放在头上,仪器产生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的电流,就能引发大脑局部的兴奋或者抑制,治疗焦虑、抑郁、强迫症、睡眠障碍等。坐在椅子上,将贴片黏附在头颈部,通过多功能失眠治疗仪就能治疗失眠症或焦虑、抑郁导致的失眠症状。
你能想象吗?玩沙盘游戏也能治疗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通过催眠技术可以帮助缓解情绪、解决困扰、接纳自己。大家围坐在一起,通过青少年人际互动团体活动,就能治疗青少年抑郁、焦虑及厌学等症状。
从2021年到2023年,仅仅3年时间,市优抚医院门诊量从8万人次跃升10万人次大关。不断增长的数据,也成为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赢得患者认可及肯定的最生动注脚。
从“心”开始
护航美好生活“幸福路”
市优抚医院在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医德,真情守护特殊群体生命健康之堤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积极履行全市精神卫生宣教及精神疾病预防、筛查、康复全流程管理,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公共卫生职能,提升着大众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水平,护航更多市民拥抱美好生活。
“喂,您好,这里是宜昌市心理援助公益热线……”为了更好地帮助市民,市优抚医院在全市陆续开通5条心理热线,全方位守护市民的心理健康。仅今年上半年就已接听热线次数700余次,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市民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市心理健康建设领域一道亮丽风景线。
以“世界睡眠日”“全国助残日”等相关健康日为节点常态化开展科普宣教、义诊咨询等各类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普及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今年以来已惠及近万名市民。
今年3月以来,医院定期选派精神和心理健康专家团队深入宜昌中心城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中,上门为他们免费开展面诊、服药指导、赠送治疗用药、血药浓度监测、健康宣教、政策宣讲等服务,切实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取药远等急难愁盼问题,打通健康惠民举措落实“最后一公里”。
为更好地促进精神残疾人群科学精准用药、规范治疗,今年4月以来,医院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联合开展宜昌市精神残疾重点人群血药浓度监测项目,惠及宜昌中心城区400名精神残疾对象。
一项项惠民举措,一声声满意回应,收获的是社会各界的肯定鼓励,感受的是患者重获健康的温馨喜悦,绘就的是人民至上的幸福底色,标注的是生命至上的感情刻度。
砥砺奋进新征程,逐梦前行再出发。市优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宝华表示,今后医院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发挥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科特色,拔尖筑峰、不断突破,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全方位延伸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全市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新高地,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峡日报记者 时刚 通讯员 郭毅 孟坤 杜雯 陈芳
图片由市优抚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