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农机轰鸣。近日,在远安县河口乡红岩河流域联村共建区域内,近20台大型农机具协同作业,正在抢抓雨季来临之前的冬季油菜播种。短短4天,1500余亩油菜便全部播种完成。
望着眼前平整有序、井井有条的田地,双坪村村民张世保感慨道:“天气预报说要下雨了,当我正为7亩多油菜播种发愁时,村集体帮我解决了大问题。”
在“双集中”政策背景下,众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面对“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种地增收”的难题,河口乡作为新农服试点,依托联村共建,在红岩河流域创新探索出土地托管、科技赋能、服务集成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田保姆”启新程
旋耕、播种、施肥、开沟……农机轰鸣后,沃野播种毕。“孩子们都出去了,我也老了,5亩多田实在种不了,半托管服务解决了我的难题。”村民闫国清今年将5.5亩农田的“耕、种、防、收”托管给村级合作社后,坐在家里等着收粮食。
在托管服务模式下,村级农业合作社负责接单,远安鑫隆供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派单,远安国泰米业有限公司的“田保姆”则迅速接单服务。“我们拥有贯穿‘耕、种、防、收’全过程的农机,整地机、播种机、无人机、收割机一应俱全,全方位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项难题。”远安国泰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河口乡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通过有效政策引导与激励农户,将零散的土地托管给村集体,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
“在土地托管、服务组织、耕种防收具体管理上,我们全程协同,力争基本形成组织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服务能力较强、服务行为规范、全产业链覆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在外务工的村民吃上‘定心丸’,让在家务农的村民实现‘致富梦’。”河口乡红岩河流域联村党委书记徐国红向记者介绍。
农机农技齐推广
“在行驶过程中,只需要在地头掉头就行了,中间不用管,就能走得笔直。”负责操作耕种一体机的一名农机手说。这种高效率得益于车载北斗自动驾驶系统,规划好路径、设置好参数后,耕种一体机就能自行开展作业。
线上服务,线下指导,让农民用上新技术。农机使用前,河口乡通过举办农机规范作业与安全操作培训、无人机技能实操培训等活动,确保每名农机手能熟练掌握农机使用方法,让大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土地集中连片后,我们往来奔波的时间缩短了,以前人工种一亩地,两个人两天才能完工,现在机器10分钟就完成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能获得社会化服务的补贴,既方便了农户,也提高了我们的效益。”农机手曾德瑞笑着说道。
智慧农机在河口乡的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其具备的复合作业、精准作业能力,在粮食增产方面大有可为。全程机械化、数字化“耕种防收”模式,让农户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力。
创新模式赋新能
河口乡探索了两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新路径:全托管模式贴心服务外出务工家庭,涵盖机耕、播种、机收全链条“保姆服务”,既有效防止了土地撂荒,又保障了农户土地收益;半托管模式灵活应对在家农户需求,提供机耕、飞防、机收、烘干等“点餐式”服务,让农户轻轻松松获得收益。
截至目前,红岩河流域的农田已有1050亩采用全托管、500余亩采用半托管模式,“每亩节省人工费用200元,加上精播节省下的种肥,每亩还能增收300元。”村民张世海算了一笔账,“成本降了,质量也高了。”
为加速农业现代化,河口乡在试点村推进土地托管,明确权属,县级部门协同制定服务规范,实施病虫害预警防控。村供销社促进土地托管,成立种植合作社集约管理,聘请本土管理员,带动就业。
“在除去农户托管费用、农机作业费用、管理员薪酬及化肥、农药、种子等所有成本后,村级合作社预计每亩可获得近200元的纯利润。”落星村党支部书记陈宗会介绍。
目前,红岩河流域内共有9名管理人员、18名农机手,将社会化服务全覆盖联村共建的双坪村、落星村、刘青村,推广服务面积1500余亩,服务农户473户,村集体经济今年预计将增收10万元以上。
“托管服务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在双集中的政策背景下,成功破解了土地闲置无人耕种的难题,不仅为村集体、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繁荣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显著成效。”河口乡农业社会化服务负责人表示。
未来,河口乡将全面推广试点项目的成功实践,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农户打造更加周全的托管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三峡日报记者 曾雪彬 通讯员 冯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