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宜昌的城镇在新中国的晨曦中觉醒,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磨砺而出。我们的城镇,踏上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壮丽征程,绽放出愈发璀璨的光彩。
75年栉风沐雨,见证了宜昌城镇的沧桑巨变。
我们的城镇,面积不断扩大,犹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在长江之畔徐徐展开。
解放之初,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宜昌人民迅速重建家园,从最初的几间瓦房、几条小巷,到如今的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城镇的轮廓愈发清晰,规模愈发宏大。
1949年至今,宜昌大地上,城镇由星星点点逐渐变为星罗棋布,城镇化率由7.4%跃升至65.32%。 数据背后,是无数宜昌人民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绘制出了这幅城镇巨变的宏伟蓝图。
我们的城镇,经济发展迅速,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断向前冲刺。
从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到工业、服务业等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城镇的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改革的春风拂过,宜昌各乡镇深入挖掘自身资源禀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1949年,宜昌的生产总值仅为1.51亿元,到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56.35亿元,相比1949年约增长了3812倍,经济发展节节攀升。
2024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榜单中,宜昌8个乡镇上榜,宜都枝城、枝江董市跻身前十。
我们的城镇,城乡融合、宜业宜居、人和景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
山水相依,人城共融。我们的城镇发展,不仅体现在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是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今年35岁的陈绪敏,曾在广州有一份稳定且收入不菲的工作,于2019年回到家乡夷陵区太平溪镇创业,陈绪敏说:“我始终忘不了那份‘乡愁’,回到家乡,城镇的快速发展和美好生活环境,让我找到了机遇和归属。”
山河巨变,宏愿正酬。
站立西陵峡口,极目远眺,一览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独具民族特色的三峡人家,历史悠久的屈原祠,规整有序的茶园,高低错落的集镇,忽而,于峡江两岸、崇山峻岭间,感受到“千帆已过万重山”的畅快。
75载风雨兼程,我们的城镇从一座座乡土小镇,蜕变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在这里,山是诗,水是画,人是歌,共同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赞歌。
我们的城镇,正年轻,正蓬勃,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迎接未来。
三峡日报记者 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