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6版:枝江

根据气温和棚内湿度变化,可自动调节通风状况

智能温室大棚助力蔬菜“温暖”过冬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徐露、谢阳)受冷空气影响,近两天枝江市气温骤降,该市蔬菜主产区七星台镇充分利用智慧大棚控制系统,确保蔬菜“温暖”过冬。10月20日,在七星台镇孙家港村的全开顶智能温室大棚辣椒种植基地,辣椒的采收并未受到降温的影响,每天都有新鲜的辣椒发往全国各地市场。

“每天7点钟开始辣椒采收,辣椒的日采收量稳定在100斤左右。”全开顶智能温室大棚辣椒种植基地负责人孙小华介绍,目前,销售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不少订单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三角地区的。

尽管农业生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多变的天气等挑战,但全开顶智能温室大棚配备了高科技智能设施,包括顶开窗系统、侧开窗系统、恒温系统、虫情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等。在应对突然降温等恶劣天气时,智能顶开窗系统和侧开窗系统可以根据外界气温和棚内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大棚的通风状况,确保棚内空气流通,有效防止因降温导致的湿度过大和病害滋生。

“无论是空气湿度、温度,还是光照强度,它都能通过内外遮阳系统、侧开窗系统以及顶开窗系统,再加上风机和湿帘,共同联动进行智能控制。”孙小华说。

虫情监控系统,是通过若干个虫情监控站,来捕捉和监控这些虫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而对症分析判断,有针对性的用药和防范。

此外,水肥一体化系统则根据辣椒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状况,精准施肥和灌溉,确保辣椒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这些智能设施的应用,不仅降低了降温降雨等恶劣天气对辣椒采收的影响,还避免了因降温导致的落果、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等问题,有效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七星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黄军表示:“这一茬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设施大棚的面积有6500亩,每天大约有6000吨蔬菜发往全国各地市场。这些设施大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表现出色,极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对蔬菜价格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七星台镇杨林湖村的大棚基地里孕育着一派“春景”,78个大棚,一排排莴苣长势喜人。这片大棚基地由杨林湖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经营,2021年起已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杨林湖村“两委”班子紧跟市场需求,带领村民从育苗到分秧、再到移栽,全程参与种植,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增强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

杨林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建民说:“大棚基地采用的是轮种模式,上一季西瓜、甜瓜收完后,紧接着就种莴苣,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他介绍,经过3年来的探索,村干部和田间管理人员逐步积累了成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了莴苣的高品质和高产量。同时,通过合理的瓜果蔬菜轮流种植,保证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平衡。

“每个大棚大约可栽种6000株莴苣秧苗,每株的产出在一斤八两左右,经初步测算,产量可达一万多斤。此次播种的莴苣将于明年春季上市销售。”村民佘启兰满含期待地说道。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10-29 根据气温和棚内湿度变化,可自动调节通风状况 1 1 三峡日报 c300183.html 1 智能温室大棚助力蔬菜“温暖”过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