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6版:副刊

遇见屈原:“诗国太阳”永照求索路

——著名作家熊召政访谈录

熊召政在“大家遇见大家”之秭归“遇见屈原”活动现场。 周仕伟 摄

秭归清风傲骨的屈原雕像。 黄翔 摄

三峡日报记者 胡兴军 见习记者 范玉峰

42年前,《诗刊》社与湖北省文联组织了诗人三峡采风活动,时年29岁的熊召政与公刘、蔡其矫、邹荻帆、舒婷等文学大家一起在秭归参与“端午诗会”,他们沿江穿过峻岭嵯峨的峡谷,在秭归与屈原邂逅,熊召政也在《停棹日记》里留下了他们的三峡记忆。42年后,当年滩涂共挥毫的诗友多已离世,而那些共同探讨诗歌、交流思想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那古老的山川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屈原的爱国情怀、不屈不挠的求索精神,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灯塔。

10月20日,“大家遇见大家” 首场活动 “遇见屈原” 在秭归县屈原祠举行,“大家遇见大家”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 “遇见长江”长江文学周系列活动之一。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再次走进屈原祠,与诗祖屈原开展了一场古今对话。其间,熊召政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的深情讲述,犹如一卷尘封的胶卷,在时光的放映机中缓缓呈现。

人物名片

熊召政,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出版诗词、散文、历史札记多部,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四卷本历史小说《大金王朝》获读者广泛好评,五幕历史话剧《司马迁》、七幕历史话剧《张居正》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近年来致力于中华民族融合及中华文化史研究,多次深入边塞绝地深度考察。曾担任上海世博会湖北馆总策划、随州炎帝故里寻根节总策划等,主持调研了湖北千年古县及湖北口子镇的历史及现状等重要课题,多次获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湖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荆楚文库副总编辑,并兼任西安交通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

名家访谈

“他有一个值得他骄傲的故乡”

记者:熊主席您好,非常欢迎您来到屈原故里秭归参加本次“遇见屈原”的活动。您第一次来到秭归,是在1982年的“端午诗会”,那么这之后您有再来秭归吗?

熊召政:这是我第四次来秭归了,每次来感觉都不一样。1982年第一次来秭归时屈原祠还没有搬迁,屹立在老归州的长江边上。我们一起参拜屈原祠,我还记得当时方冰说“屈原,你显灵吧!”引得一行人大笑,我还背了好几首诗,比如陆游当年在江对岸眺望屈原祠写下的《楚城》: “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二十多年前,我带着作家朋友从三峡大坝一路走过来,看正在新建中的屈原祠,进入秭归县城,依着山坡而建的楼房,错落有致地层层堆叠。每拐过一个弯,眼前便又是一个山坡,山坡之上又林立着许多房子。之后屈原祠建好了,又与著名的电影演员沈傲君以及《神医喜来乐》其他几位电影主演、制片人一起来秭归,不过主要任务是造访这边造船的水木匠,看能不能造帆船。这一次参加“大家遇见大家”之秭归“遇见屈原”的活动,就是第四次了。

记者:四进秭归,每次都拜访了屈原祠。那么对于您而言,这次再与两千多年前的诗祖相遇,您有什么感受呢?

熊召政:一次次地亲近屈原,脑子里回想的都是他瑰丽的诗章。但同时每一次我都能感受到屈原故乡的深情,我也看到了他的故乡在不断改变,无论是山川风物还是人文环境,都变得越来越好。屈原有你们,他可以在这安享千年,他也有了一个值得他骄傲的故乡。

“屈原精神是楚国人的精神本质”

记者:您的许多作品都对荆楚地区的历史底蕴、山水风光作过淋漓尽致的呈现。如《饮一口汨罗江》《清江行》《汨罗江之祭》等写了不少宜昌山水。那么,荆山楚水对于您的创作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熊召政:我认为所有的风景里面全是历史。今年在苏格兰访问,我在书店里看到一本《苏格兰风景史》,那么当时我在想,为什么我们更倾向于把风景当做自然的而很少当做我们历史的一部分?屈原在《九歌》《九章》里把自然当做他咏志的一种想象,当年苏轼一过夔门,就写下了“楚地阔无边,苍茫万顷连”,包括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所以我们在歌咏山水的时候,我们能否想到它曾经是屈原行吟的地方,也是苏东坡放歌的地方,还是李白行舟而下的地方。他们都是历史,他们寄情的这个地方还在,我们又重温他们的经历,所以在我的眼睛中,景色就是历史。荆山楚水承载着非常瑰丽雄浑的大历史。

记者:说到历史那就不能绕开您的小说《张居正》,其中那个敢于直言、不畏权贵、坚持真理的“楚狂” 形象让人难忘,而屈原在其作品中树立的正直清高的形象也成为中国后代文人们不懈追求的标杆,您能浅将他们二者进行一个比较吗?

熊召政:今天上午在文学周的开幕式上,我就把他俩做了比较。张居正先祖张关保在明朝初年被封为归州(湖北秭归)千户。尽管之后张居正曾祖一支从归州迁居到了江陵定居,但在一定意义上张居正也可以说是屈原的小老乡,他的一生受屈原的影响也很深。“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精神。而张居正说过:“只要克服‘畏难’二字,万事皆可”,他这种不畏难、不畏险、不畏风波一直往前走的精神就是屈原精神。屈原精神是楚国人的精神本质,作为楚人后代读懂了屈原才知道我们精神气象的灿烂,同时如果你不知道张居正改革的千难万险,那么你也不会知道楚人学习屈原精神到了何种地步。

记者:您提到的“屈原精神”确实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那么在您的创作生涯中,它是如何影响您的?您又是如何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个人创作中去的?

熊召政:“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我是楚国人,楚国的国君姓熊,屈原是王室后代,也姓熊,后以封地为姓,才姓屈。我与屈原,算是同源同宗了。从小我就对屈原很崇拜,因此我对他的这份感情除了有国情之外,还有家情。我继承的就是他的这份情怀、他那锦心绣口的人生。我想我们精神上是相通的,在哲学的思维问题上我们是一致的。我是要当好他的传承人、继承人,我们每一位诗人都会是这样。

屈原是我们南方诗歌的奠基人,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较多长篇作品的独立创作者,所以我对他一直心怀敬意。在我很小的时候,《九歌》《九章》《离骚》等就是我的必背章目,在创作中,屈原则是我的楷模。我曾在十几岁时写过怀三闾大夫屈原的诗,后来在汨罗江凭吊屈原写的《饮一口汨罗江》还进了高考赏析题。除了秭归那次端午诗会,十几年前我作为湖北文化访问团的一员访问台湾,在台中彰化县屈家村举行的一次端午诗会也让人印象深刻。那次诗会的主题是“诗歌的太阳——两岸屈原文化交流及诗会”,我和秭归民间艺术家王群海以及余光中、许清栋、隐地、萧萧、白灵、郑愁予等,在屈原铜像前先后吟诵了自己创作的诗作,表达了对屈原的缅怀之情。在话剧《司马迁》里我也写到过司马迁和屈原越过时空界限、精神相契的一幕对话,“三闾大夫,你住在长江的夔门之下,我住在黄河的龙门之上。长江和黄河在我们的家乡,挤出束缚,汪洋恣肆地奔向大海。长江黄河手挽手,中华文化就灿烂。咱们两个人手挽手,中国的文化就在我们手中新生。”让他们二人对话的灵感来源于鲁迅评价《史记》时所说的“无韵之《离骚》”,舞台展开在大雪节这一天,还原的是司马迁写《屈原列传》时的场景。这幕戏每次的演出效果都非常好。

“传统就在我们身上”

记者:您曾担任过上海世博会湖北馆总策划、随州炎帝故里寻根节总策划等,在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似乎有所减弱。您认为如何将屈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熊召政:“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中存在着认同感减弱”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我认为做好两个方面,年轻人会回归的。一方面,要坚持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要说中国话,传统就会如影随形。我一直认为一旦你用了这个词汇,你将无法摆脱这个词汇对你的控制,传统就在我们身上;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孝敬父母的人可能不会去背四书五经,也可能不会去诵读屈原的《楚辞》,但是他知道所有的新兴事物,并对此有着执迷、好奇,这在另一种层面上也是对屈原精神的传承。

同时,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国思想解放的必由之路,一个是秉承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合,一个是交融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本来的、行之有效、历史沉淀的文化根本,如果我们一味地只有外来文化没有本来文化作支撑,那将行之不远,在结合的过程中,要做到水乳交融,而非物理的“焊接”,真正地把两者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热心的人越来越多,慢慢明白该怎么做的人也在逐渐增多,这不是一种“运动”,也非一种强迫,而是成为我们自身的一种文化自觉,文化没有自觉就没有文化自信。我们应该研究新方法,率先把我们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把马克思主义最适合中国的这一部分,研究透,然后在里边找出我们的结合部,从而在其中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后再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文化自信。这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研究路径和学习态度。

在具体实践上,我们要梳理屈原的精神,善待我们的文化名人。善待他们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让今天的每个人都像知道电影明星成龙一样知道屈原。作为主流的、能够影响别人的人与机构,要多多地、坚持不懈地讲我们的屈原精神,比如我们的学生,关于屈原的课后读物须背得来,小学会背《九歌》初中必须会背《离骚》,高中会背《天问》,你不会背,你的国文就不过关。有的学生会觉得屈原的作品难懂、没有亲近感,那我们就要思考这个方法问题。为什么大家爱读外国小说?不都是经过翻译的?所以根据受众的情况调整我们的传播方式也很重要,学生一开始可能很难读懂文言文,那我们就通过翻译降低门槛,比如找今天汉语非常好的人,把屈原的作品翻译成现代的,每天在那儿读现代版的《离骚》,学生有兴趣再去读原版的《离骚》。我们的乡土教材是可以采取这些手段的。

此外,要坚持理想教育,培养小孩的理想。比如我小学五年级就想着以后当个诗人,后来初一写一篇作文《我的理想》,我就写了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诗人,老师把我的作文拿到班上念,我的同学们哄堂大笑,叫我“熊诗人”,因为其他人都在说“我要当一名拖拉机手”“我要当农民”“我要当一个工人”……就我一个人像吃错药了说我要当诗人,也是这些嘲笑让我有动力了,我就去背屈原、背李白等先贤的作品。我的理想成为了学习的动力,所以我提倡理想教育,理想会让他们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11-01 ——著名作家熊召政访谈录 1 1 三峡日报 c300471.html 1 遇见屈原:“诗国太阳”永照求索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