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记者 龚昌俊 通讯员 张琛
11月8日,位于点军区联棚乡长岭村大柳坪的联棚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现场,60余台机械来回穿梭,实施“小田并大田”作业。预计今年12月底,将打造成200亩的高标准梯田。
大柳坪梯田建成后,主要轮种玉米、油菜等作物。通过建设北斗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空地立体感知系统、智慧农机和设备系统、智能灌排系统等,可有效提高有机肥料利用、量化并减少农化类生产资料(肥料与农药等)使用,还可实现节水,减少农业生产劳动用工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点军区流域综合治理协调专班负责人魏京伟说:“今年4月,福安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后,联棚乡充分利用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为山水联棚插上‘AI之翼’,着力打造一批智慧农业项目,实现农业生产‘耕、种、管、收’一体化。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福安河小流域发生着美丽嬗变。”
环境整治群策群力
福安河发源点军区土城乡安梓溪村,流经点军区中部,在卷桥河湿地汇入卷桥河,是长江的二级支流。福安河小流域规划面积59.42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25.2公里。
作为福安河的发源地,土城乡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流域治理效能。乡村两级通过召开屋场会、湾组会,倾听群众声音,汇聚群众智慧,激发群众活力。
为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安梓溪村采取“村干部+党员+村民+志愿者”的形式,发动群众自发清理房前屋后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杂物、河沟垃圾和路边杂草等工作。在“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的基础上,安梓溪村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安梓溪村党支部书记梁付林说:“全村已清理河道1.8公里、公路沿线杂草15公里、各类垃圾1.5吨,全村新建或改造卫生厕所300余个,新建三格式化粪池101个,开展养殖场粪污直排整治6家,从源头上遏制了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确保流域河流水质达标,营造了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产业发展绿色打底
福安河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治理后,流域下游的联棚乡以“水”兴业,探索绿色共富路。
“联棚乡引入市场主体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实施‘小田并大田’,使联棚村、长岭村、福安村、双溪村3660亩田地质量得到提升。”联棚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陈小乔说。
联棚乡依托联棚山水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联棚河、福安河流域片区“登岭觅吉”智慧农业综合走廊。
陈小乔介绍,联棚乡在联棚河流域加快推进北斗科技小镇、“无人农场”、智能植物工厂等项目建设,“未来乡村”初见成效。规划福安河流域特色农业种植、都市田园发展区,使葡萄柚等一批新品种得以“落户”,泉水蜜柚纳入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库。
以承接市区郊游主体人群需求为着力点,用活水资源,在联棚河沿线开发建设联棚水岸露营基地、清溪谷番茄主题农乐园、红色旅游线路、楚江民俗展示中心等旅游项目,让特色水资源成为致富“源泉”。
在楠木溪村一组,一座占地15亩的智能植物工厂即将投入运行。陈小乔说:“植物工厂主要建设潮汐式水培种植基地,将实现流水线式育苗、采收、净菜全环节生产服务,育苗室储苗量每年4万株以上,单日蔬菜产量近3000株,项目还包括冻干果蔬生产线1条,每年可生产及加工蔬果2万吨,预计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
乡村治理文化赋能
为了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把福安河流域打造成和美乡村,点军区充分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持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注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陈小乔介绍,联棚乡以培育乡风文明为抓手,以文艺展演、体育活动、宣传宣讲为载体,让群众站C位,使乡村焕发新气象。
该乡筹资近300万元,新建鄢家冲、集镇、干溪、赵家棚4个文体广场,常态化开展“文化浸润”“送戏下乡”等活动,为群众搭建起“百姓大舞台”。
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引导文艺爱好者结合各自特长组建文艺团队,涌现出“制陶手艺人”李宁熊、“民俗达人”汪菊英、“鼓乐团长”袁海莲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乡村文艺“带头人”。
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新风尚,该乡成立30余支志愿服务队,连续8年为困境儿童装扮“梦想小屋”,创办“彩色风铃小课堂”“弘毅学堂”两个志愿服务项目,挖掘培育“点军好人”9人,其中3人获“宜昌好人”称号。
深化“有事找村支书”、矛盾调解“三三制”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调解评议会等组织,完成“脚印万家”多轮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持续开展“逢四说事”,努力实现下沉服务零距离、暖心服务引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