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径流最长的省份。万古江河的浸润孕育,使这里成为长江文明形成的关枢之地。宜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更是融荆楚文化、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等于一体,文脉源流长,璀璨若星河。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
殷殷嘱托重如千钧,激起万千壮志。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守好魂脉根脉,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轻轻一触,精品文物就能“自报家门”,进行360度旋转展示……运用数字化技术,“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
宜昌博物馆启动三峡精品文物数字化展示项目,通过3D影像采集技术,更多文物得到了长久保存。
宜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有登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3244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77项,登记备案博物馆20家。仅宜昌博物馆,就拥有4万余件馆藏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为文物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宜昌博物馆藏品部主任唐凛然说,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加大文物保护项目的争取力度,不断提升文物保护能力,让馆藏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同时,拓展思维、解放思想,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丰富文物展示形式,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
文物“活”起来,文化才能“火”起来。长阳秉承守正创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理念,先后选取代表性馆藏文物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上线数字展厅让群众足不出户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让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备受鼓舞。”长阳博物馆副馆长刘影表示,将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出饱含历史价值、富含民族风情的文创产品,进一步讲好文物故事,唱响巴土声音。
长江文化彰显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
宜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华夏之母嫘祖、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平使者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名人先后从宜昌走向世界。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在赓续传承中展现出与时俱进、开创新局的旺盛生命力、创造力。
“屈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长江文化的明珠、荆楚文化的翘楚,是彰显中华文明内核的重要符号。”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屈原文化研究院牵头负责人雷青松说,屈原文化研究工作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凝心聚力、主动作为,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以屈原文化为代表的长江文化。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宜昌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做好“文旅+”“+文旅”文章,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1至9月,宜昌接待游客89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21.8亿元。
“总书记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一以贯之,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罗蓉表示,今后,文旅部门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荆楚文化,大力挖掘各类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高效统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加快建设三峡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融合发展区,以千年文脉为笔、世界级山水为墨,推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
进入新时代,传承荆楚文脉,挖掘长江文化,记录社会变迁,是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努力创作更多承古纳今、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文艺作品。”宜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刘波表示,将努力打造更具传播力的文艺作品,阐释弘扬长江文化精神价值,推进长江文化高质量发展。
优质文化浸润百姓生活
7月,沉浸式情景穿越剧《三峡盛典》累计演出超过200场,8万观众给出满分好评;8月,新编历史话剧《屈原》走进新疆,《楚辞》里的浪漫震撼天山内外……2024年,话剧、音乐会、相声、脱口秀陆续登上各大舞台,走进剧场看大戏成为引领宜昌文化市场的新潮流。
“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为我们如何保护、传承、利用、传播荆楚文化指明了方向。”湖北三峡演艺集团总经理熊禹表示,将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断增强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打造更多让群众喜欢的优秀文化作品,惠及千家万户。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今年,宜昌市图书馆依托总分馆优势,开展“相约乡读”“送书下乡”“蒲公英漂流书屋”等300多场活动,把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宜昌市图书馆副馆长朱巧莉介绍,市图书馆将在持续推进适儿化、适老化改造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场馆服务质效、丰富阅读活动供给、延伸基层服务触角,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是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尺。近年来,宜昌市群众艺术馆问需于民,探索文化教育“夜间模式”,将“青年夜校”推向群众,打造少儿艺校、市民艺校、广场舞培训班等一批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群众文化品牌,让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宜昌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黄贞进表示,市群艺馆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继承中推陈出新,创新探索更多文化新业态,让文化惠民更有“温度”,群众参与更有“热度”,创新实践更有“亮度”,在新起点上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三峡日报记者 杨婧 时刚 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