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路修好后,玉米、麦麸等物资运输就非常方便了。”11月18日,兴山县水月寺镇洪月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宏英对记者说。
身为残疾人的胡宏英,2023年响应国家残疾人自主创业利好政策,在椴树垭村七组柴家坪小区建设一座4200平方米生态猪场。农村公路不仅是连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毛细血管,更是产业发展的动脉,而400多米的泥巴路一直是制约养殖场发展的梗阻。
由于地处深山,道路硬化迟迟未能进行,雨天泥泞晴天灰是猪场的真实写照。椴树垭村委会在充分考虑胡宏英实际困难后,积极向相关部门申报了产业路以奖代补项目政策。3米宽的水泥路直达猪舍,既方便了物资运输,又为后续出栏做好了准备。
目前,猪场养殖黑猪1000余头,预计今年可出栏成品猪百余头。不仅如此,猪场还带动了周边30余户农户就近务工和白菜、高粱等农产品就地转化售卖,人均增收500元。同时,猪场与椴树垭村委会采用销售分红方式,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0多元。
在海拔1300米的后坪村,种植有数千亩芜湖椒、西红柿、甜玉米等高山有机蔬菜。一到秋季,来自宜昌、荆州等地的客商们络绎不绝,开着轻卡沿着蜿蜒的山路到达田边,等待农户分拣称重打包装车。“以前有些地方没有产业路,农户摘了菜还要用三轮车转一道,费工费时又费钱,现在可以直接装车确实方便,国家政策好啊。”树空坪村党支部书记郑芳龙说道。
今年绿色蔬菜行情高涨,特别是辣椒价格比往年价格翻了一番,达到了6元/斤。得益于产业路延伸至产业田块,农户少了采摘后的周转折腾。蔬菜不仅外观品质好,卖得价格更高,采收成本也有所降低,一亩辣椒地能卖到1万多元,刨去成本利润还有7000多元,大大充实了村民的荷包。
无论是生猪还是蔬菜,或是药材、核桃,水月寺镇的优质农产品正以路为媒,从群山环绕的山旮旯飞向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支柱力量。
地处半高山、高山的水月寺镇,完善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一直是党委、政府抓在手上的民生实事,道路建设不仅是建好织密交通网络,更是管好、护好、运营好现有道路,不遗余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同时也为“三农”特色产业的发展夯实了根基。
三峡日报记者 万春风 通讯员 刘丽婷 房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