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揭兴伟,通讯员苏廷国、严世杰)我市通过实施制度建设创新、指导服务创新、政策扶持创新,有力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万余家,年经营收入超过52亿元。这一消息是记者日前从在我市举行的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培训班上获悉的。
我市组织1144名辅导员深入1万家合作社开展实地指导服务。大力创建示范合作社,结合实际实施“十百千”工程,已实现每个乡镇10家以上示范社、每个县(市、区)100家以上示范社、全市1000家以上示范社的目标,累计创建国家级示范社57家、省级示范社160家。每年总结推介一批示范典型,建立奖励机制,市、县两级每年整合资金500多万元,对新评选的示范社、高质量发展标杆社进行奖励。强化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宜昌市农民合作社监管平台,免费提供合作社专用财务软件。目前进入监管平台的合作社达到427家,享受财务管理和咨询等线上服务。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农业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合作社等主体发展,先后在秭归开展示范合作社对口帮扶创新试点、在枝江开展“合作社+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在夷陵区开展区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建设等创新试点。建立涉农信贷风险基金1.5亿元,每年为合作社等主体担保贷款2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