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记者 阮仲谋 孙玉敏 通讯员 章鹏
“宽带、燃气开户一次性办好,不用几个地方跑,非常省事。”11月25日上午,正装修新房的陈先生来到伍家岗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燃气及网络的申报手续,不到半个小时,所有手续全部搞定。这是伍家岗区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最直接的便利。
9月,伍家岗区正式启动水电气网四大业务驻厅联动服务,辖区居民只需跑一次即可完成“关键小事”“一站式”办理。在伍家岗区,还有更多“小事”“要事”因数据应用变得更加智能高效。
伍家岗区坚持“市区一体”“数实融合”,依托宜昌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数字底座,深挖公共数据、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充分发挥“乘数效应”,提升城市治理和政府服务质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好公共数据 赋能社会治理
公共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可通过公共服务主体之间的共享和面向社会开放实现其价值。
在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王忠数字检察工作室,工作人员登录“毒品犯罪网状打击与治理平台”,输入检索信息,关联案件及相关信息便显示出来。
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徐威介绍,依托大数据模型,进行涉毒人员的信息、违法犯罪的事实和证据数据汇总及比对,打破了各单位以及毒品案件之间的数据壁垒,便于毒品犯罪预防和禁毒工作的开展。
大数据也为监督执纪赋能增效。每个月,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都会依托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信息工作平台,抓取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关键词,线下筛查、比对相关信息,精准“揪”出隐形问题。
智慧不止如此,2023年,伍家岗区在全市首创“临时地址数字化管理”,为在建工地发放“中南一路临1号”等临时二维码门牌,工地拥有了收货地址,外来务工人员可凭借门牌信息申领居住证。
去年,该区还在全市率先试点,推动公交敬老卡“免申即享、送卡上门”服务,运用大数据筛查65周岁以上老人数据,通过乡镇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下达摸排任务,社区工作人员运用社区E通核实确认后,公交敬老卡制卡管理员即可汇总审核并制卡,交街乡、社区(村)送卡上门。
用好个人数据 赋能政务服务
用好个人数据,伍家岗区实现政务服务“好办”“快办”,为审批“瘦身”、为群众“减负”。
11月8日,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张女士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忘带营业执照,工作人员通过系统填入企业信息,直接调取电子营业执照,为张女士顺利办理。
数据赋能高效办事,市民严先生也十分感慨,他通过“粤税通APP”将16位旧版身份证号修改为18位新版身份证号,并通过“鄂汇办APP”成功将20多年前在广东省中山市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转回了宜昌。“完全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办好了。”
依托“湖北政务服务网”,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办事信息、电子证照等分类归集、集中应用,形成个性化“用户空间”,实现“一人一档”。汇聚居民身份证、社保卡、驾驶证等100项高频证照数据,群众办事高频证照可“免提交”。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与此同时,各部门还将“窗口”前移,持续推动“不出家门”“不出社区”“不出商圈”“不出园区”办事办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零跑腿”,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7月2日,区工商联、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将服务“窗口”开到喜盈门营销中心,为12家企业现场办理营业执照,并关联指导招牌备案。
用好企业数据 赋能产业发展
在伍家岗区,企业数据已率先踏上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旅程”。
7月31日,在伍家岗工业园区,年近“花甲”的宜昌市恒昌标准件有限责任公司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获得2023年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上云券奖补方向)资金10万元。“打通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工作效率可提升20%。”公司生产部长助理毛武介绍。
数据应用让“老字号”发“新芽”,在三峡(宜昌)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也助力企业逐梦“数字蓝海”。
6月25日,“宜昌市成品油综合监管云平台数据”获得知识产权登记,全市首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花落”伍家。7月,“宜昌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服务”在湖北省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完成交易,构建了“产权登记—数据资产入表—数商认证—产品上架—场内交易”闭环。
3个月后,湖北三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担保贷款网办系统数据集”在湖北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登记成功,这是该系统8月13日正式上线运营以来,宜昌市首例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数据可以作为资产质押,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严伟介绍,“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我们也致力营造良好的数字营商环境,撬动更多企业深挖数据价值。”
眼下,三峡(宜昌)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南侧、占地面积62.4亩的宜昌数字经济产业科创中心项目正火热建设中。
伍家岗区正坚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路径,聚力打造宜昌智慧城市核心支撑区、数据要素开发示范区、大数据创新创业总部聚集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