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
2024年,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紧扣中心大局,依法履职行权,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贡献了人大力量。
近日,记者深入伍家岗区,实地探访了该区人大常委会在推动城市新中心建设中的积极作为与成效。
监督问效“掷地有声”
近年来,伍家岗区聚焦建设城市新中心使命任务,以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楼宇经济发展沃土。
发展成效如何?
2024年9月6日,伍家岗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楼宇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城市发展动能持续得到激发,楼宇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指出,发展楼宇经济还存在部门合力不够、动态信息掌握不准、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协调机制及楼宇沟通联系制度、提高服务楼宇经济工作水平等审议意见。
不仅如此,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已连续4年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监督议题。在接连两次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再次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以持续监督抓好跟踪问效。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
为推动经济发展稳进提质,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区工业转型升级、酒店业、文旅产业发展等情况开展视察调研,以精准监督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伍家岗区加快建设世界级宜昌城市新中心贡献力量。
民主实践“可触可感”
“一键直达,别提多方便了。”2024年12月15日清晨,家住张家坡社区环海小区的艾之玉拎着菜坐电梯回家。今年,该小区的百余名居民终于不用回家再多爬4层楼,告别了近30年的出行难问题。
过去,住在2楼的艾之玉回家前得先爬4层较陡的楼梯,才到小区一楼,再爬2楼,相当于得爬6层楼。
难的不仅是艾之玉老人。环海小区是老旧杂居小区,建于1994年,小区两栋楼4个单元,常住居民50户、115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17人。因历史原因,居民进小区都得先爬4楼,不少小区居民都有加装电梯的想法。
这也是压在市、区人大代表、张家坡社区党委书记洪娇心头的难题。她说:“越难啃的硬骨头越要啃。”
为让群众站“C位”,张家坡社区召开“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先后组织党员、居民、共建单位等多方面沟通交流,最终确定了“拆除一楼违章建筑,打通生命通道,加装电梯”的解决方案。
通过人大代表向相关部门反映,帮助对接市区7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启动电梯加装工程。引导小区居民筹集资金17万元,并一起参与到通道改造中来。2024年4月,电梯正式运行。
洪娇介绍, 5年多来,“小板凳大民生”商议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0余个,架起了代表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让老旧社区蝶变成居民心中的“睦邻家园”。
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扎实开展代表行动,以办好群众身边小事、力所能及实事为小切口,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伍家实践。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就是要人大代表们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说、组织群众议、领着群众干,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洪娇感慨道。
伍家品牌“出新出彩”
2024年12月16日,冬日的阳光温暖惬意,刚刚提档升级的东南岸小区篮球场热闹不已,吸引了不少运动爱好者挥洒汗水。
此前,东南岸小区居民反馈篮球场老旧,张家湾社区“湾湾代表小组”的人大代表在听取意见后,积极向社区反馈,并成功纳入社区惠民项目,争取到了为东南岸小区篮球场提档升级的资金。12月1日,东南岸篮球场铺上了悬浮地板,安装了照明灯并画上醒目的标志线,焕然一新。
“新球场有了灯光,我们晚上下班也有地方打篮球了。”小区居民石劲天说,没想到“湾湾代表小组”这么管用。
走进张家湾社区“湾湾代表小组”活动阵地,5名人大代表“亮”身份的主题墙映入眼帘,并附上了二维码,让双方联系一码直达。舒适整洁的接待桌椅平行摆放,让居民不仅能线上给代表留言,也能在阵地上随时与代表面对面。
“‘湾湾代表小组’有4名区人大代表、1名乡人大代表,他们来自不同选区、不同工作单位,也不是特定的某一级人大代表,共同之处就是在我们辖区居住,或在辖区内某个单位工作,群众找他们方便,他们处理相关事情也比较熟悉。”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张家湾社区党总支书记杜娟说。
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着力打造特色工作品牌,指导张家湾社区创新代表小组组建形式,打破了选区、代表级别、代表小组的界限,将辖区内人大代表召集到社区组成“湾湾代表小组”,通过“三连”工作法解决了遗留房产证办证难、小区篮球场老旧等近40件政府“痛点”和民生“难点”问题。
“代表小组已经开始收集今年的惠民实事。”杜娟说,“湾湾代表小组”通过知晓民生、为民发声,正在把人民群众的“声音”汇聚成助力基层治理的“大力量”。
代表“挂帅”聚合力共建幸福社区
“坐在这里看看报、聊聊天,升级后的角落配备越来越齐全了。”2024年12月11日,家住伍家岗区胜利四路社区传输局小区的74岁老人李祥琴买菜回来,坐在“幸福角落”的便民长椅上,和邻居们晒着太阳,拉着家常。
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传输局小区,有3栋楼72户居民,居民们一直希望在小区增添可供休息的场所。区人大代表、胜利四路社区党委书记陈韩燕等3名人大代表在走访中得知后,组织居民先后两次召开社区民生实事票决会,票决出社区8件民生实事。
其中,针对需求相似的传输局小区与久馨小区,最终确定把废弃岗亭或过道、卡卡角角打造成居民休憩、议事、享受便民服务的“幸福角落”。
胜利四路社区代表联络站的17位人大代表分成5个小组“揭榜”领办,每个小组又根据代表的个人资源优势和专业背景,确定1名代表“挂帅”牵头1个民生实事项目。“幸福角落”项目由区人大代表彭静“挂帅”。
近20平方米的“幸福角落”启用后,社区党委邀请包联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小区居民们一起到现场,对两个试点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收集居民意见建议,不断丰富“幸福角落”服务功能。
2024年4月,“百宝箱”“爱心箱”在两处“幸福角落”上线,报刊、针线包、急救箱、雨伞……让居民有需要随时取用,生活更加便捷。
近年来,胜利四路代表联络站探索出“坐诊+下访”“分办+票决”“揭榜+挂帅”“回访+问效”的“四步”工作模式,完善形成事前汇集民意、事中领衔挂帅、事后收集意见的工作链条,推动解决了一批民生难题。
陈韩燕介绍,严格落实人大代表“邀约见”工作机制,每月16日安排人大代表进站接访,并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进选区入户走访、开展主题接待日、专题调研等方式,让代表深入基层第一线听民声。
察民情是基础,解民忧才是关键。胜利四路代表联络站探索出“分办+票决”机制,首先将选民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进行梳理分类,分级分类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对办理结果进行反馈。票决,则是对居民需求强烈的项目引入“民生票决”模式,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对候选项目清单进行投票,优选出最迫切的民生实事。
票决出的民生实事如何推进?胜利四路代表联络小组探索“揭榜+挂帅”模式,由人大代表来牵头。目前居民票决出的8个民生实事,在人大代表的牵头下,均得到了圆满解决。
胜利四路代表联络小组按照事前公开公示、办后回访评价的方式,在代表联络站将项目预计完成时限和责任人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居民监督,事项办结后,还主动邀请相关居民对事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民生实事的办理在群众的全过程参与中,演绎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伍家实践的生动故事。
三峡日报记者 杨雪 通讯员 苗海波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伍家岗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