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16版:远安

鸣凤镇:铺就家门口的“幸福路”

一路通,百业兴,幸福来。近年来,鸣凤镇聚焦路网结构优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公路管养提升等重点工作,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让当地群众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路”。

干群齐参与,美丽乡村畅通了

“倒!倒!倒!好,卸混凝土……”近日,看着门口正在修建的农村道路,双利村村民黄大爹心里满是高兴,他说:“以前下起雨来,道路泥泞湿滑,不好走,现在路修整了,我们出门就方便多了。”

双利村大三组村道途经孙家岗片区和曾家湾片区,全长2.3公里,路宽2.2米。由于路面狭窄,经常出现堵车、车辆剐蹭等情况,影响群众出行安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4年10月,双利村启动该路段的拓宽项目,新修堡坎,将原本2米宽的乡村小道扩宽至5米。

沿线村民纷纷用实际行动支持道路修建,63户村民无偿让地7026平方米。施工队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村民热情邀请他们进屋喝茶,甚至还有村民自发到施工现场为工人们送热茶,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对施工队的感谢之情。

乡村公路横跨沟壑、溪流,串起乡镇村落,造福着当地百姓。近年来,鸣凤镇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在对道路进行提档升级的基础上,将污水管网改造、路灯架设、强弱线路改造等一并纳入改造计划,将道路改造升级一次性做到群众心坎上,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主动让山让地、投工投劳,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灯明夜未央,群众生活亮起来了

随着夜幕降临,鸣凤镇东庄坪社区红阳路上,一盏盏节能路灯亮了起来,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夜晚的社区道路。

此前,红阳路部分路段道路崎岖狭窄,弯道颇多,路灯安装分散,每到夜晚,道路照明度不高。尤其是冬季,漆黑的道路给夜间出行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社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对接施工队伍科学施工。

经过数月的修建,第一标段道路从2.4米拓宽到6米,第二标段道路从2.4米拓宽到4.3米,安装护栏520米,加装高、低压电线3318米,路灯31盏,覆盖了红阳路沿线的入户路口及重要交通节点,为居民带来更舒适、更安全的夜间生活体验。

“没有路灯的时候,晚上吃完饭想出来溜达溜达、跳跳广场舞也不方便,现在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更不用担心摔倒了。”“装上了路灯,不仅安全而且美观,我们社区现在的环境美极了,大伙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强了。”提起新安装路灯这件事,沿线的居民都赞不绝口。

小路灯映射出大民生。柔和的灯光与夜色交相辉映,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不仅点亮了道路,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同时也了却了百姓心中的“盼”,消解了百姓身边的“愁”,把“光”照进了群众心里。

路通产业兴,群众腰包鼓起来了

“以前,这路窄的很,大车进不来,小车错不开,收购商一听是我们村的雷竹,都不愿意进来收。”北门村村民常仔菊说。过去,因道路狭窄、车辆运输不便,鸣凤镇不少村庄像北门村一样,守着“金饽饽”却卖不上好价钱,村民只能自己提着篮子、背着背篓去集市叫卖。

要想富,先修路。后来,借助“村村通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再到实施“四好农村路”项目,破旧的土路从单车道变成了双车道,从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快舟大道从北门村中心穿境而过,另有两条入村通道直接连接城区,5至10分钟即可由村进城。

一条条宽敞明亮的道路把北门村的雷竹产业“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收购商纷至沓来,产业投资也来了,成功打造出“湿地雷竹”品牌。湖北郊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北门村打造了雷竹基地,预估2024年总产值可突破2500万元。

企业富了,村民也得富起来。郊野公司依托“免费技术指导+市场保价收购”的农业订单模式,吸引了100余户村民加入雷竹种植队伍,带动1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就业。数百亩竹林郁郁葱葱,鲜笋一节节挺拔向上,正是村民美好生活的象征。

让群众从“走得了”到“走得好”,让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鸣凤镇的交通运输服务品质不断改善,“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成为美好现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一条条“幸福路”通向百姓家门口,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发展新活力。

三峡日报记者   曾雪彬   通讯员   洪伊宁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1-06 1 1 三峡日报 c305284.html 1 鸣凤镇:铺就家门口的“幸福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