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方勇华、通讯员周传峰)蛇年春节假期,从外地返乡过年的宜都市聂家河镇肖家隘村村民肖广益尤为高兴,村里的路不仅拓宽了,还升级成了沥青路。现在两辆车子再遇上,错车绰绰有余,开车出行更便捷了。
这条路属于聂家河镇周家棚至陆松线支线,全长3.1公里,由于原路面狭窄且破损严重,给群众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2024年,该路段被纳入农村公路改建项目,于11月完成提档升级,惠及周边139户农户。
肖家隘村村民曹礼书说:“以前这条路确实窄,加上村里的柑橘树多,一到采摘的时候,摘柑子的、运柑子的、收柑子的车都来了,碰到对向有车,让路都让不过来。市里和镇上提出修路,虽损坏了苞谷、柑橘树等,但村民都大力支持,还积极帮工帮劳,现在,路宽敞了,跑车子很方便,打算今年再多种几亩柑橘,争取卖个好价钱。”
村民刘小青也是“让田”的积极户:“修路要从我田里过,我们全家都支持,你看现在这条路,既宽敞又漂亮。”
改建后的新路基宽度达到6米,路面宽度5.5米,两侧各设有0.25米的硬路肩,路面全部采用沥青进行了黑化处理。为了更好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市交运局在改建过程中还进行了公交路线的现场调研,结合群众的出行需求,在该路段设置了5个公交站点,目前已开通试运行。
2024年,宜都市新改建农村公路107公里,已建成农村路3455公里,其中美丽农村路近1000公里,91%的行政村通上双车道沥青路。全市开通全域公交线路40条,投入运力共计90辆 ,实现了全域覆盖,票价整体下降了40%。此外,宜都市还积极推行“适老化”新举措,实行65岁以上城乡居民刷身份证免费乘坐公交,已累计提供免费乘坐公交服务92万人次。
随着全域公交建设逐渐完善,宜都市还借助城乡客运运力,积极打造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县乡村”三级公交网络服务体系,构筑起村村覆盖、协调联动、深度融合的客货邮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