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高然)今日是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是一年之中首个月圆之日。
宜昌有俗语云:“三十的火,十五的灯”,说的是大年三十家里的火要烧得旺,年兽才不敢进来,正月十五的灯要点的多,新的一年都会亮堂顺利。
元宵节的盛况,《宜昌府志》早有记载:“笙箫鼓乐,遍游街市,鳌山层立,裁缯剪纸像,人物花卉,灿烂异常。”1949年以后,这一传统得到延续。
宜昌市民协主席、三峡职院教授余远国介绍,节日当天,街道上随处可见舞龙舞狮、杂耍、采莲船、蚌壳精、踩高跷等精彩表演,一波接一波的队伍直到入夜才停止。
夜晚,更为热闹,样式繁多的店铺灯笼,挂得满街都是,有宫灯、走马灯、五星灯、方形灯、螃蟹灯、鲤鱼灯、绣球灯等,从东门一直到大公桥。不少人家也会挂出五色彩灯,如兔儿灯、小宫灯。旺铺门前还会“搭闹台”演折子戏。
在宜昌,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还喜食“毛狗团”。“毛狗团”起源于“赶毛狗”的传说,每到正月十五晚上,百姓会将竹子搭棚点燃,火堆噼里啪啦响声不断,人们跟着吆喝驱逐“毛狗”。
余远国介绍,“毛狗团”叫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的称“毛裹团”,有的称“毛谷团”,制作的原材料都相差无几。此外,宜昌人在元宵节还有炸春卷的习俗,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春卷,享受团圆时刻。
“宜昌大部分地方过完了元宵节意味着年就过完了,也有地方将整个正月都算过年的说法。”余远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