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开工忙,重大项目挑大梁。
2月18日下午,峡州大道三期项目(先锋路-杨家店段)二号主线桥建设现场,一派繁忙。
迎着春日暖阳,50余名工人来回穿梭忙碌,焊接声、击打声、轰鸣声此起彼伏,城市建设的“春日进行曲”尤为响亮。
“开春了大家甩开膀子干啊,咱把耽搁的进度‘抢’回来。”现场,承建单位十六化建项目经理毛江嘶哑的吆喝声,时不时传来。
自开工以来,每天一有空,他就会到工地巡视。
“毛总,你歇一会儿,嗓子都喊冒烟哒!”工友周伟见状,率先送上了“土味”关怀。
“二号主线桥目前正在进行桥梁承重墩柱施工,今年3月初工程进度一定要突破50%。”
在项目另一标段杨家店—白洋段已经具备通车条件之后,毛江眼里憋着一股劲儿,催着大家往前“跑”。
“目前我们一心扑在项目上,为12月份具备通车条件全力冲刺。”项目共建单位益通公司施工负责人吴玉龙感同身受。
峡州大道三期项目(先锋路—杨家店段)全长约13公里,桥梁工程总长度1482米。涵盖的二号主线桥总长1187米,最大跨度90米,为双向八车道,属于特大桥。
开工后,项目团队面临的艰巨任务,是技术攻坚。
因为按照项目规划,二号主线桥约210米的桥面建设,需横跨正在通行的沪渝高速宜昌段施工。
“使用常规方案,需占用高速路面,采用起重机架梁法进行桥面箱梁吊装施工。”吴玉龙解释说,这样虽省时省力,但易造成交通拥堵,同时存在安全风险。
“城市建设重在惠民,而不是添堵。”方案面前,宜昌产投集团峡州大道三期项目负责人杨逸轩,表示出些许担忧。
随后,经项目团队多次讨论、施工预演,提出了架桥机与悬臂挂篮施工相结合的工艺。
监理单位湖北三峡建设项目管理公司总监理工程师秦晋江将悬臂挂篮施工贴切地形容为:以桥梁底座为原点,通过悬吊系统和挂篮协同配合,向左右两侧延展,在天空中完成浇筑作业,直至交会。
“该种工艺结构轻巧,节省成本,且不影响交通,但施工精度要求高,各工序需精密衔接、协调一致。”秦晋江补充说。
最终,对高速通行影响较小的“架桥机与悬臂挂篮施工相结合的工艺”被采纳。
项目团队一致认为:要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工程。
绣花,需以时间为代价。
趁着高空作业歇下来的间隙,工人师傅王元平、盛钟林现场算了一笔账:一般情况下,3-4米的桥面节段施工工期7天左右,采用悬臂挂篮工艺同样的作业面需要15天,相当于工期多了一倍。
保质量的同时,也要争进度。
为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产投集团项目专班加班加点靠前协调;十六化建公司把指挥部“搬”到了工地;益通公司后续将安排200余名工人加班加点……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
目前,先锋路-杨家店段项目总体进度达到65%。按照计划,今年12月份,该段将与杨家店—白洋段连接贯通。
届时,宜昌“四纵六横”城市快速路网将进一步扩容,为市民游客出行提供“强支撑”。
三峡日报记者 熊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