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尤蔓、通讯员谭昊)近日,当阳市晶穗水稻专业合作社在民新村组织开展油菜病虫害无人机飞防作业,为今年的春管和油菜籽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民新村千余亩油菜田里,8架植保无人机在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下,设定好航线之后自动飞行、自动施药,精准高效对每一块农田进行飞防作业。
河溶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贺青林告诉记者:“无人机飞防作业不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大幅提升了防治能力。比如说一个人每天的作业能力约为十亩,而无人机每天作业能力达500亩以上,作业效率提升了近50倍。”
植保无人机飞防,农药渗透力强、利用率高、防治效果好,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防治劳动力需求量大、人员进田难、喷药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河溶镇加大了智能化设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全镇植保无人机已达80台套,年飞防能力达20万亩,主要用于油菜、小麦和水稻等农作物。”贺青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