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处处做模范,身后巍巍立丰碑。”这是成百上千点赞转评的网友中,一位署名“易进民”的江苏网友的代表性留言。
在长阳山区春寒料峭的清晨,有着67年党龄的九旬老党员万官鼎的葬礼上,219户村民用“十元礼金”尊重和遵守着老人的遗训。老人在生命最后3年反复重申“白事简办”的规矩,弥留之际仍不忘叮嘱子女,令人动容。他的事迹昨日甫一经本报公开报道,就迅速引发热议,中央、省级及其他地方媒体纷纷转载。
从“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到褪色党徽,万官鼎始终保持着对党员身份的珍视。他把丧葬礼俗视为人生最后一场党性考验,用十元限额斩断人情往来的陈规陋习,让追思回归情感本质。
这叠“人情账本”里,没有数字的攀比,只有对生命最纯粹的告别。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这份“薄礼”恰似穿透初春雾霭的晨光,照见了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纯度。万官鼎用生命完成的最后一堂“党课”启示我们:真正的孝道不在排场,党员的荣光存于民心。
这份特殊遗嘱留下的精神遗产,必会在峡江两岸生根发芽——万官鼎老人所在村已决定大幅提高红白事不大操大办等内容的文明实践积分值;长阳大堰乡也向全乡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
当更多党员干部带头抵制“人情风”,当更多简办新俗写入村规民约,我们终将迎来清风徐来的文明新图景。
·和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