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曾雪彬,通讯员伍玉华、虞顺意)3月12日,走进位于远安县洋坪镇的金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苗木培育大棚,自动喷淋系统自动运转,细密的水肥从喷头中均匀地喷洒出来,精准地让每株茶苗获得养分。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排开,绿油油的茶苗挤挤挨挨,叶片鲜嫩的茶苗长势喜人。
远安县金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主营茶树选种、育苗和推广,建设现代化标准茶园及无性繁育基地,高标准打造占地120亩的茶树良种繁育苗圃,建成现代化温室大棚1个,单体小拱棚59个。在这里,自动喷淋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控温、自动遮阳网等自动化设施一应俱全。
“远安黄茶”是中国四大黄茶之一,享誉全国,市场价值高。但用于炒制黄茶的老茶树,核心产地局限在鹿苑村。同时,鹿苑村地域特殊的水土环境,老茶树不可直接移栽培育,导致传统鹿苑黄茶总产量低。
为破解这一难题,洋坪镇政府联合县农业部门,推动金鸿公司与浙江中茶院合作,引进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繁育技术,让鹿苑村之外的其他地域环境也能栽种黄茶树。
运用茶叶无性繁殖技术,工人们对引进的无性系品种黄茶茶树良种进行剪枝和扦插,再将品种黄茶茶苗栽植到工厂化育苗大棚内进行恒温培育。这样培育出的品种黄茶种苗纯度较高,移栽后能够很快地适应本土生长环境。
目前,黄茶苗已在远安县百井村、龙泉村、北沟村等多地试种,并采摘炒制成功,远安黄茶总产量随之大幅提高。
“除了引进和繁育品种黄茶,我们正在探索更新无性繁殖技术,让鹿苑村的老茶树也能通过扦插繁殖,由此培育出能够适应其他地域环境的黄茶茶苗。”金鸿公司总经理黄德炎说,希望通过两到三年时间,让“鹿苑黄茶”这一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标特产“开枝散叶”。
“通过大棚自动化温控和通风系统,可实现全年茶叶育苗不断档。科技育苗可节省50%的人工成本,茶苗成活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黄德炎高兴地介绍,目前基地育有鄂茶10号、中茶108等种苗,除了满足本土需要,茶苗还销往云南省和湖北十堰、恩施多地。基地年可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万株,年均销量1500万株,年销售额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