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1版:头版

激活市场“细胞” 释放发展动能

——秭归打造营商环境先行区观察

秭归县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营商环境焕发出蓬勃生机。2024年以来,该县已有8项改革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其中4项跻身国家级试点行列,交出了一份市场主体培育与服务创新的亮眼答卷。

3.6万个体户的“成长密码”

3月14日一大早,秭归“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新顺昌牙科,便收到县市场监督部门送上门的全市首张无需自己花钱的个体工商户“助微保”保单。

“有了这个保险,经营就更有底气了!”新顺昌牙科负责人兴奋地说。这张保单是秭归县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的一项创新服务,也是该县落实个体工商户“分类分型”培育机制的具体行动之一。

面对占市场主体总量75%的3.6万户个体工商户,该县创新构建“三维分类”模型:以经营规模为经线,划分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三类;以发展特色为纬线,设置“名特优新”四类标签;以大数据分析为支撑,实现无感动态评定。智慧分类系统已精准识别3.2万户生存型、0.4万户成长型和110户发展型个体户,动态调整机制让政策资源精准匹配。

“我们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个体户定制‘政策套餐’。”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介绍,整合4项政策文件推出34条“免申即享”事项,涵盖用能用地、就业创业、金融财税等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成长型和发展型个体户占比从11.88%跃升至14.29%,78户个体户实现“个转企”,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激活了市场“毛细血管”。

20万条政策的“秒级响应”

“上午提交的农产品增值税抵扣问题,税务专员下午就带着解决方案上门了。”湖北屈姑食品有限公司感受到的服务提速,源自秭归县打造的“税问智答”智能服务体系。

针对涉税服务存在的“需求分散、响应不及时”问题,秭归县整合“智能+人工”双通道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15个场景的精准服务网络。

系统后台的“智慧大脑”接入了2万余条历史诉求数据,并不断优化知识库。智能机器人全年应答1.2万次,远程服务3515次,智能应答率达70%以上。值得关注的是三级响应机制带来的服务变化:税务人员通过大数据预判高频问题,主动上门解决纳税人诉求,实现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转变。

同时,该体系还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各类税收政策通过短信、邮件等推送至企业负责人手中,确保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并享受政策红利。2024年以来,系统已累计向1.5万户纳税人精准推送超20万条税费政策。

200亿产业的“空间革命”

在郭家坝镇头道河村,标准化脐橙加工厂房与电商直播基地的混合用地需求,曾让某农业企业陷入选址困境。

秭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首创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集体农用地租赁”组合供地模式破解了这一难题:将4亩国有低效存量土地与10亩集体土地经营权打包供应,既满足生产需求又激活土地效能。

这种供地模式已释放出强劲动能:项目投产后年加工脐橙4万吨,带动周边橘农增收超5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目前,该模式已纳入国家级典型改革案例。

秭归作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100万吨,综合产值200亿元。通过土地新政,有效破解了农业产业化项目用地结构复杂的难题,已逐步形成“土地集约—产业集聚—效益倍增”的良性循环,为脐橙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市场主体培育到要素保障创新,秭归县的改革实践勾勒出山区县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企业和群众需求,持续创新改革,探索更多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建设,助力市场主体更好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三峡日报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王道禹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3-17 ——秭归打造营商环境先行区观察 1 1 三峡日报 c309703.html 1 激活市场“细胞” 释放发展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