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记者谭强明、通讯员岳黎)3月12日,记者从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夷陵区以“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发展当家业、把企业的事当家事”的“三家”理念为引领,打造政府采购全过程监管服务链、探索推动“首违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执法新模式等9项改革成效得到省级认可,并入选全省成效明显地区。
从智慧政务到政策创新,从信用体系建设到法治保障,夷陵正以全链条改革培育发展沃土,2025年新签约亿元项目27个、引资153.45亿元,印证着改革举措带来的强劲磁吸效应。
“太方便了,足不出户详细办事攻略就到手!”几天前,市民曾女士通过手机小程序仅发送“营业执照”几个关键字,“政务服务数字地图”智能问答模块便实时输出了一份完整的办理攻略,办事所需的信息全部呈现在眼前,她直呼太方便了。
为让群众办事从“到处问”变“指尖查”,夷陵归集全区所有办事网点和自助终端,制作“政务服务数字地图”,并在夷陵政务微信公众号、宜格服务微信小程序、鄂汇办APP发布,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轻松找到就近办事网点,实现了一键导航、找车位及24小时人机对话服务。
针对企业跨省经营痛点,夷陵推广运用“征纳互动”云平台,与全国各地建立跨省通办机制,企业随时随地都能通过“远程虚拟窗口”异地办税,大大降低了办税成本,1.2万件异地涉税业务实现“云端办理”。
在磷矿资源富集的夷陵,一场土地制度改革为矿企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次通过拍卖方式竞得10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破解了我们公司矿业项目用地难题。”日前,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拍卖会现场,湖北宜化江家墩矿业有限公司行政矿长杨红旭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将充分利用好入市土地,建设江家墩磷矿东部矿段150万吨/年采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释放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和资产潜力。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夷陵大胆试点矿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力保障了矿企在采矿、选矿、运销、管理等多环节用地需求。去年,累计出让10宗106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案例被自然资源部评为全国“入市程序规范顺畅类”典型示范案例。
此外,为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夷陵以本地特色文旅行业为突破口,做实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成立信用同盟,推进“信用+首贷担”等场景创新应用,为诚信企业提供惠企利企服务,营造尚诚守信的社会环境。“首贷担”累计为全区5002家企业担保贷款49.73亿元,入选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打造出“诚信换真金”的夷陵样本。
“3个月完成‘僵尸企业’清算,避免损失扩大化。”恒达商贸破产案的高效审结,得益于夷陵法院搭建的执破融合平台。该机制让在执行程序形成的资产评估、鉴定、审计报告等有效资料,都能在破产程序中直接应用,使破产清算周期缩短40%,去年成功清理284件执行积案,盘活1.36亿元资产。
改革红利同样惠及装备制造业,在利星行机械销售点,新购挖掘机“交车即上牌”服务让郭先生感慨:“以前跑一周的手续,现在交接钥匙时全部办妥。”
为提高群众办事效率,避免“折返跑”,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登记上牌业务上,夷陵将上牌服务点前置到机械销售终端,由机械销售点进行现场交车、现场上牌,实现了“交车即上牌”一站式服务,让机械走出市场即拥有“环保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