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陈诺)近日,在宜昌市点军区劳动监察局,农民工张师傅与刘工手持绣着“依法保障劳动者,精心呵护农民工”“尽职尽责暖人心,严谨高效办实事”的锦旗,向工作人员连声道谢:“多亏你们帮忙追回血汗钱,让我们能安心过年!”这一幕正是点军区以“五步联审法”破解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难题的生动缩影。
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链条长、环节多,传统监管常陷入“事后救火”困境。2024年,点军区人社局以根治欠薪为目标,创新推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五步联审法”,通过“日记载、月核定、季结算”的闭环管理,将工资支付流程细化为工人确认、班组长把关、劳务公司核算、总包单位公示、业主备案五大环节,实现工资核算透明化、支付流程规范化、争议化解前置化。
“五步联审法”的核心脉络是机制透明化、权责明确化、利益互信化。“工人日签”奠定数据底座。每日劳务数据由工人签字“自我确权”,从源头杜绝虚报、漏记争议,构建可信的原始数据池。“班组核验+总包公示”构筑工序防火墙。班组长复核将管理责任前移,避免盲区;劳务公司依据工人和班组长确认的信息,结合合同及工作实际,对工资明细进行详细核对,确保工资核算有理有据;总包“阳光公示”倒逼公开透明,双重校验确保产业链条上的责任穿透,压缩利益寻租空间。“业主备案兜底”牵引全周期可溯。业主以独立角色介入资金流向核验,既形成威慑闭环,又为争议提供调取凭证,保障双重追索权。
通过工资表单需工人、班组、总包、业主逐级确认等全流程权责透明化和数据可溯源机制,将传统“秋后算账”转为“实时留痕”,从根源上截断争议滋生土壤。通过基层管理权责下沉至班组,倒逼管理精细化,降低无效返工和扯皮内耗,减少沟通阻力,推动工程提速。通过劳务核算与资金流向全公开,让工人“劳有所获心安”,业主“监管有力心定”,总包“流程清晰心稳”。利益分配阳光化直接转化为信任黏性,形成“共治”良性生态,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在宜昌某产业园项目工地上,钢筋工李建国展示了手机里的工资确认台账:“现在每天干完活就签字,月底工资条和银行到账短信分毫不差!”项目经理王涛坦言,推行“五步联审法”后,因工量工价模糊引发的纠纷彻底消失,施工效率提升近20%。
数据显示,自2024年全面推行该机制以来,点军区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投诉量同比下降67%,工资发放准时率达100%,7个在建项目获评省级“标准化安薪项目”。
“‘五步联审法’将劳动关系治理嵌入生产流程,以精细化分工打破传统粗放管理模式,为破解欠薪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点军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步联审法”并非孤立举措,而是与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实名制管理、工资保证金等“六项制度”形成协同效应。劳动监察部门通过“双随机”检查、智慧监管平台动态跟踪,对违规企业实施“红黑榜”公示,倒逼企业规范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