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星期一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7版:远安

河口乡双坪村探索致富新路子

“果菊套种”模式 助农“金花”变“真金”

三峡日报讯(记者曾雪彬、通讯员冯彬彬)春分时节农事忙,走进河口乡双坪村,一场“树上长果、树下开花”的立体种植实践正悄然展开。3月17日,村干部带领村民抢抓农时,将一粒粒承载着致富希望的野菊花种子播撒进田垄,也播下了乡村振兴的新愿景。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创新实践采取“村集体+市场主体”的合作模式。双坪村党支部副书记黄桂芳向记者介绍,村集体通过与中药材企业签订产销协议,不仅确保了种子、技术双保障,更提前锁定了30元/公斤的保底收购价。企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标准化种植,待菊花成熟后,村集体将统一收购、烘干、销售,形成闭环产业链。

除村集体流转的土地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巧用“时间差”与“空间差”——利用李子树幼苗期的空间套种野菊花,既保证果树生长,又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

按每亩产出100公斤—120公斤干花计算,首年预计可采收优质野菊花2万公斤,产值突破60万元,较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增收40%以上。

据介绍,此次引进的野菊花新品种富含蒙花苷等药用成分,具有清热明目、抗氧化等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为提升附加值,村里计划配套建设烘干车间,延伸产业链,让“金花”变“真金”。

“先试点、后推广,村集体把风险扛在前头。”项目负责人表示,首批10余亩育苗基地可移栽300亩,待形成可复制经验后,将带动当地村民参与种植。通过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三统模式”,预计户均年增收可达8000元,真正实现“一朵菊花富一方”。

春风拂过,新翻的泥土里既有菊花的清香,更涌动着共同富裕的希望。这种“果菊套种”的立体农业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为山区乡村振兴蹚出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6002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3-24 河口乡双坪村探索致富新路子 1 1 三峡日报 c310313.html 1 “果菊套种”模式 助农“金花”变“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