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刘瑞、李萌萌、刘睿、汪世洁)今春以来,夷陵区通过“浸润式引导、靶向式治理、长效式管理”三式工作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移风易俗,形成“厚养薄葬、文明祭祀”新风尚。这场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主导的文明革新,正悄然改变着峡江两岸的乡村面貌。
“鲜花一捧寄哀思,绿水青山情意长。”3月14日,雾渡河镇观音堂村的支客师朱其敏,将自编的《文明殡葬七字诀》融入传统支客仪式。据悉,该镇68名支客师“施妙招”,通过“顺口溜+情景剧”方式唱响文明殡葬新旋律,将殡葬改革政策转化为群众语言,覆盖全镇85%个村。村民周慈莲参加完宣讲后深有感触:“过去只知按老规矩办,现在才明白文明殡葬既省心又环保。”
近年来,夷陵区全域推行殡葬改革,倡树文明新风。自2024年6月1日起,鸦鹊岭镇实现全域火葬,打造农村移风易俗新样板。在鸦鹊岭镇东西泉村集中安葬点,由村干部、乡贤组成的移风易俗专班每日巡查,推行“禁鞭、禁烧、禁乐队”三禁令,同步实施遗体接运预约、悼念仪式指导等8项免费服务。据统计,该措施实施后,清明期间火灾隐患同比下降72%,丧事支出户均减少1.2万元。
龙泉镇罗家畈村将“酒席规模控制在20桌内”等条款纳入村规民约,由乡贤理事会和红白理事会“双线监督”。该村同步开展“美丽庭院”创建,45户家庭挂上“文明星级牌”,红白喜事从“比排场”转向“比整洁”。
“移风易俗要像百年古树般深扎根系。”罗家畈村党支部书记陈世春指着村头五棵百年柳树说。目前,移风易俗在全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常态化趋势,村里的陈规陋习逐渐减少,文明新风悄然兴起。过去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约适度的新风尚,村庄整体风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