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望君)近日,秭归县人民法院两河口法庭成功调解一起跨越亲情的占地纠纷案,通过 “法理 + 情理”让姑侄间十余年的隔阂冰释前嫌,也让闲置荒地变身经济果园。
原来,周婆婆因年事已高移居县城,与女儿同住,其名下老宅及承包地逐渐被闲置。2024年3月,其女婿回乡发现承包地被侄子占用种植柑橘树。虽经多次协商,但双方仍因历史误会僵持不下,周婆婆便将侄子告上法庭。考虑到周婆婆长年卧病在床,两河口法庭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于2024年12月立案后迅速启动调解程序。
承办法官带领调解专班,联合村干部一起来到涉案现场开展实地调查。调查中发现,她的侄子多年来经常照顾姑父就医、帮忙添置生活用品,后因双方一些误会导致两家人产生了矛盾。周婆婆进城后,曾向村里表达过出售老屋的想法,她的侄子多次提出想接手,但因误会隔阂,双方没有达成合意。后来,侄子在开荒时便赌气占用周婆婆闲置承包地,种上了柑橘树。
找到纠纷堵点后,两河口法庭经过多轮“背靠背”调解,从亲情关系入手,规劝双方放下前嫌,坐下来和谈解开误会。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周婆婆同意将名下承包地等流转给侄子发展柑橘产业,让闲置的荒地全部种上柑橘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