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强产兴城东风劲 拓土新区起宏图 ——访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宜昌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锴 2023年09月07日 来源:三峡日报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正式吹响了“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的时代号角。宜昌高新区、宜昌产投集团将以进取的心态、奔跑的姿态、担当的状态,加快建设东部产业新区,打造宜昌产业发展新引擎、产城融合示范区。日前,记者专访了宜昌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宜昌产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锴。

如何发挥“管委会+产投集团”联动优势,加快推进东部产业新区建设?张锴表示,要遵循城市建设规律、产业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市委市政府关于宜昌高新区和产投集团的功能定位和要求,建立完善“小管委、大服务、强平台”模式,发挥国有资本优势,以产业投资引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运营,构建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以资本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规划先行。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功能优先”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更高站位、更高层面、更高标准,抓好东部产业新区规划修编,做好落户企业的各项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武汉协和宜昌医院、峡州大道三期等功能设施项目建设。聚焦产业工人需求,开辟中青年社交圈、夜生活聚集区,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合理、人居环境优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要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全流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办,持续优化投资和营商环境,全力推进106个产业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投产、早运营,加快形成更多投资量实物量。

要拓展物理空间。推进白洋舒家嘴片区综合开发,实现已批化工园区快速扩容。加快推进中储粮宜昌直属库“退城进港”项目建设,用好港口资源,促进更多粮食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打造全产业链产业园。推进机电产业园落后企业市场化“出清”及园区改造升级。

聚焦 “3+2”主导产业,如何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开展项目招引?张锴表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聚焦“3+2”主导产业,以三峡引导基金及升级产业基金为抓手,打造“科创基金+pe/vc 基金+产业基金”百亿基金集群,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聚焦产业龙头链条,促进产业与资本融合发展,在支持兴发、东阳光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快培育和远气体、东田微等一批新的产业龙头。

采取“产业研判+精准招商+基金支持”合作模式,以专业化投研团队为支撑,围绕产业链和创新协同开展投前研判 与市场化筛选,发挥国有资本基石与纽带作用,协同招商部门、属地政府、产业园区,招引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引导和撬动更多资源要素在产业链上集聚,充分释放“洼地效应”,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的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了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产投集团如何贯彻落实?张锴介绍,产投集团要当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以产业研究院为智库支撑,以产业园区为空间载体,以基金投资为抓手,创新“园区+产业+资本”发展模式。

聚焦绿色制造。投资50亿元建设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招引一批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及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入驻,打造长江中游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重仓新能源赛道。支持楚能新能源一期正式投产,紧盯欣旺达“9·30试生产”目标,依托宁德时代等企业,围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扩规模、延链条,助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

促进磷化工产业发展。积极参与磷化工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宜化、兴发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各个流通环节,为打造世界级磷系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谢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