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武树
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枝江籍作家张同创作的《素袖红妆》,用亲切自然的笔触描绘梨花岛人民保护一江清水、建设美丽家园的生动画面,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先听听“三剑客”之一的陶书璇念的一个段子:
一位顾客在水饺店吃饺子,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喊声,便扭头看过去,是老板娘在打孩子,且下手较重。顾客看不下去,走过去劝架。老板娘气呼呼地说:“这小兔崽子,不打不行,居然往煮饺子的锅里尿尿!”顾客愣了一下,把袖子一捋,对老板娘说:“你歇会儿,让我来打!”
这虽然是个段子,却在《素袖红妆》里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梨花岛上的另两个“剑客”是魏来、刘春池,她们三人因有对文学的共同爱好而结成好朋友,又因守护梨花岛清净的水源、投身乡村振兴而有了共同的理想和行动,实际上这个行动的参与者不仅仅是她们仨,更有梨花岛上的十万百姓和党员干部、社会各方面人士,以及网络声援支持,因而故事显得声势赫奕、波澜壮阔。
随着碳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松江上游的化工企业金水集团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它是东宝县的宝贝疙瘩,每年要为东宝县提供数亿元的财政收入,而严格的环保标准又让它感受到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企业内部人员透露了金水集团向松江偷排污水的重大环保问题,从而揭开了梨花岛人民抵制环境污染、保护一江清水的序幕。
《素袖红妆》多维度地描述了陶书璇、魏来、刘春池等人以多种方式调查、收集金水集团违法违规向松江排污的事实,最终是刘春池用“谈恋爱”作掩护,直接到了排污现场,拍下了21张照片,加上之前的录音等有效资料,获得了污水直接排入松江的铁证。如同那个往煮饺子的锅里尿尿的熊孩子,金水集团自然逃不脱被“打一顿屁股”的惩罚。这个企业的最终结局是工厂搬迁,远离松江。
梨花岛人民守护家乡的一江清水,自然引起了媒体和文学刊物的关注,他们及时进行宣传报道表达支持,并对陶书璇、魏来、刘春池等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例如:省城一家报社的名记周仪慧在得知刘春池因“杀人”被东宝县刑警大队拘留后,当即感到其中有舛误,第二天一早就赶往东宝,调查事件真相,连夜加班形成报告,迅速呈送给省委领导。同车来到东宝的另一名记者宋词则立即着手采访、收集刘春池的事迹。他说:刘春池是为了梨花岛人民的饮水安全,为了保护松江水的洁净,在做一件非常正义的事,时间和事实都会证明,刘春池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当然,英雄的成长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新时代,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人民群众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是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守护好自己的家园,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小说中梨花岛的故事,往近处说是让乡亲们喝上了放心水,提高了水果品质,减少了癌症;从大处讲,是守住了一江清水,促进了化工企业升级换代,实现了碳达峰的目标。陶书璇、魏来、刘春池等人保护松江的壮举,实际上是当今进步青年的真实影像,他们之所以能够义无反顾地投身环保事业,是因为他们胸中激荡着家国情怀,精神境界上升到了新高度。
境界的提升,来源于生活馈赠的磨难。小说中除了写保护一江清水,也写了梨花岛人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反思与自省,透出人性的暖。魏来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个有慧根的女子。她明明知道当一个单亲妈妈是多么不容易,为了给刘家带来一丝希望,她毅然生下刘瑞端的孩子。孩子的出生确实治愈了刘家,疯颠的婆婆不再尖酸刻薄,并且恢复了母爱的本性,把魏来当女儿,希望魏来再找一个知心爱人。魏来的母亲杨春花从河南来到梨花岛,照顾坐月子的魏来,满月之后,魏来说的一番话更让人感动。杨春花心疼魏来,要帮魏来带孩子,至少带一年。魏来却说,夫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这么匆匆几十年,她不希望母亲在这里帮她带孩子而和父亲分开。这又何曾不是生活的境界!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杜月浩是东汉县人,在担任东宝县金水集团老总后,却完全不顾东汉县人民的饮水安全,悍然决定向松江江心排放污水,直至最终恶行败露。当他知道自己跟梨花岛“第一好人”李作菊是同父异母姐弟,算得上是根脉相连的亲人时,他在反思,也在反省。浪子回头金不换。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曾经也是文艺青年,他作为企业家,“思想里流着道德的血液。”作者的这一系列描写,毫无疑问,深化了故事的主题,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对于弘扬生态与环保理念,维护水资源安全,倒逼化工转型和环保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