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高然 通讯员 田亚敏 胡寒露
9月8日,在长阳龙舟坪镇板桥铺社区的火龙果采摘观光园里,一条条酷似仙人掌的长茎映入眼帘,一颗颗火红的“灯笼”垂枝悬挂,引来不少游人进园采摘。
“火龙果的品质好,地方离城区近,朋友聚会很方便,还可以品尝到其他新鲜水果。”游客曾女士说。
许多人印象中的热带水果,如今通过市场主体引进,在板桥铺扎下根来。经过前期精心培育,这座采摘园已经完全掌握了由幼苗培育到成苗结果的管理技术,并形成了“观光采摘+农业科普+线上线下销售”的闭合产业链,具备了区域内产业推广的先行要素,结出累累硕果。
板桥铺社区有湖北省山区县中规模最大的移民避险解困、易地搬迁安置点,共安置移民及易迁户200多户、1200多人。迁得进,还得稳得住。群众怎样增收?口袋怎样鼓起来?这些问题成了加试题,也是必答题。
2018年开始,板桥铺社区依托独特的地理和区位优势,一方面招商引进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引导群众发展小水果特色产业,让群众走向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新道路。
“我们采摘园解决了几十人的就业问题,每年支付劳务工资20多万元。”这座火龙果采摘园的负责人杨平就是主动应试者之一。
除了联农带农“输血”,还有一部分移民通过内生动力“造血”,让日子甜起来。居民吕平曾经住在一个偏远乡村,出行难,挣钱养家更难,移民板桥铺之后,建草莓园,种葡萄树,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发展了好几个水果品种,现在都开始受益,每年收入有一百多万元。”吕平告诉记者,不仅家在板桥铺,也富在板桥铺。
近年来,板桥铺社区一手抓宜居安居、一手抓振兴产业,让移民群众的日子奔头十足。
“农业产业越做越强,特色产业雏形初显,柑橙小水果基地、火龙果基地、葡萄采摘园已经形成了气候。”龙舟坪镇板桥铺社区党委书记聂东亚告诉记者,居民再就业,全民齐创业已经在板桥铺形成了全面振兴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