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晚,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旅游节开幕式在灯塔广场举行。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昌明 摄
长江之滨、西陵峡畔。9月16日晚,随着大型音舞诗画《上善长江》的精彩上演,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拉开大幕。
本届旅游节以“绿色长江 壮美三峡”为主题,期间,将举行经贸招商、宣传推介、文艺演出等七大类18项活动,旨在通过全方位、多维度展现长江三峡沿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共享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化长江三峡区域人文交流、旅游合作,助力长江三峡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在开幕式现场,记者专访了部分嘉宾。
嘉宾访谈
扩充“朋友圈”,为宜昌发展引进更多资源
——访重庆湖北宜昌商会会长胡军
“看到宜昌的发展巨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9月16日,来宜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长江国际旅游节暨首届宜昌楚商大会的宜昌籍企业家胡军谈到家乡变化时感慨道。
胡军从小在宜昌长大,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已经成为重庆湖北宜昌商会会长、中慧知行(重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虽然去过许多地方,但在他心中,宜昌始终是最独特的一座城市。“宜昌拥有世界级山水、世界级工程和世界级文化,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极具辨识度。”胡军说。
在交谈中,胡军表达了对节会的期待,“希望借助这次大会能够学习更多兄弟商会的经验做法,扩充‘朋友圈’,为宜昌发展引进更多资源。同时也希望楚商大会能够真正成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平台。”
听闻家乡正在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胡军建议,要树立世界级思维,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特别是要立足自身优势,在清洁能源、精细磷化工以及生物医药等方面做好文章。
数字科技是城市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胡军的“本行”,他表示,宜昌要加快推进数字科技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深耕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建设,努力推动城市在数字领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胡军说,将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才项目等领域充分发挥重庆宜昌商会对接成渝经济圈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为宜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谭强明 通讯员 杜艳妮
深化对口支援 携手迈向新征程
——访山东省青岛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孙嗣珩
“这既是两地深情厚谊的体现,也是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的契机。”9月16日,受邀参加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的山东省青岛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孙嗣珩激动不已。
“宜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是个非常宜居宜业的城市。”第一次来到宜昌,孙嗣珩给予高度评价。
20年多前,孙嗣珩曾坐船经过宜昌,当时只是匆匆一瞥。如今身临宜昌,孙嗣珩直呼“缘分很奇妙”。
谈及文旅产业发展,孙嗣珩表示,宜昌拥有两坝一峡、屈原昭君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青岛也是旅游名城,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在宜两天,孙嗣珩行程满满。一下飞机,他就马不停蹄赶往青岛市对口支援的夷陵区考察调研。孙嗣珩表示,夷陵区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加快项目招引建设,强化科技创新,打好农业产业“特色牌”,在推动经济发展、助农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30多年来,青岛市持续对口支援夷陵区,高标准建设园区、引进项目、搭建平台,有力助推了夷陵区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来,双方也合作开展了“三峡孩子看青岛”、“醉美三峡·青夷有约”踩线采风等系列活动,两地友谊不断深化。
“夷陵区发展令人振奋、未来令人期待。”孙嗣珩说,青岛市高度重视、顶格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下一步将围绕消费帮扶、教育卫生、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领域,不断深化与夷陵区的交流合作,共同谱写两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江山 通讯员 宋发娥
现场花絮
为观众“拉满”体验感
——医疗保障服务“全天候”
“我看您在太阳下站很久了,补充点葡萄糖恢复下体力吧!”一名安保工作人员接过医护人员递来的纸杯,对她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太细心了!”
这是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筹备现场一处微不足道的细节,数十天的筹备期,这样温暖又细致的医疗保障存在于每个环节。
“除了基础必备的防暑药物外,我们还联系周边医院成立了由专家带队的抢救小组,为应急救治开辟绿色通道。”市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天气炎热,尤其是现场搭建和彩排阶段都是全天直晒。为预防突发性中暑事件发生,市卫健委筹备了两个应急单元,共三组医务人员,用于现场紧急救治。同时,因为开幕式的部分表演涉及高空项目,为确保安全,他们还对涉水涉电的区域做了防触电处理。
“16日凌晨1点集合赶到现场,应急消杀一直持续到早上5点多。”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临江地段傍晚时分蚊虫较多,为了不影响现场市民游客的观看体验,同时考虑到卫生安全问题,市卫健委还专门提前组织开展了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重点处理蚊类阳性积水,并以灭蚊为重点进行了集中消杀,确保蚊虫密度在国标范围内,为观众“拉满”这场文旅盛会的体验感。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婧
向朋友圈发出这封“邀请函”
——现场观众线上直播开幕式
“看!火树银花——”璀璨烟火似花开千树,绽放于峡江两岸,一阵欢呼中,市民张女士举起手机,拍下这耀眼美景:烟花、热气球、灯塔、无人机……她感叹:“太浪漫了!”
“发到朋友圈,这是最好的‘邀请函’。”对于这场开幕式,张女士期待已久:从事导游工作,列表里加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对宜昌充满了向往和好奇,希望能通过她窥见一二。
“今年宜昌的旅游市场格外火热,每天都能接到新预订。”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供职的旅行社主营长江游轮,以往,宜昌作为一座经停站,许多旅客只会短暂地隔江观赏,停驻的脚步并不多。但近年来,随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品牌打造、一座来电的城市的口号叫响、一座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标靠近,宜昌,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座“必打卡”城市。
“现在只要我朋友圈更新一条动态,就有游客留言说要找我约行程。”张女士笑着说,宜昌文旅的欣欣向荣,为她的朋友圈提供了最好的亮点。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