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亚伦

江苏新沂市总部外景
吴亚伦 人物档案
中伏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
孚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中清智慧实业(湖北)有限公司总裁
湖北省新能源促进会常务理事
【个人荣誉】
■2022全球最具成长力光伏品牌奖;
■2023全球光伏品牌100强;
■2023全球最具创造力企业奖。
“人物对话”
记者:企业为什么选择落户宜昌投资发展?
吴亚伦:从2016年开始,我们企业就在宜昌市高新区白洋镇投资建设宜昌第一个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2017年,企业又为当阳华强化工集团代建了华直光伏电站,是国内首批能耗用户全部自发自用光伏电站。2021年,企业与三宁化工共同开发的全省首个用户侧集中式储能电站获批,目前兴发集团委托中伏能源建设集团内光伏自备电厂,部分装机容量已并网发电。应该说,我们企业与宜昌的渊源已久。
与此同时,宜昌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有一大批发展强劲的企业,如兴发集团、三宁化工等,对于光伏产业的战略合作十分有利。宜昌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人才资源优势,对于高科技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来说,我们需要高端专业化人才队伍,三峡大学、三峡职业技术院等高校,为智能化工厂提供了非常强有力的本地化的人才支持,企业与三峡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定制化培育技术人才。
记者: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吴亚伦:“双碳”战略目标下,作为光伏企业我们肩负历史重任,同时也面临难得的机遇与挑战,这是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公司正在着力构建光伏产业横向、纵向集群,推动新能源材料产业跨越发展。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针对行业的支持政策,鼓励发展光伏行业的同时建立健全了行业规范,也为光伏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双碳”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迅猛发展,在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各大光伏组件厂商纷纷扩增产能,光伏组件产量也随之高速增长。
为了扩大产能,持续叠加有利经济效益,发挥中清智慧光伏项目技术优势,公司正在引进支架、逆变器、蓄电池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园区,着力构建光伏产业横向、纵向集群,推动当阳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跨越发展,助力宜昌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产业发展韧性彰显。
记者:如何打造光伏全产业链?
吴亚伦:建设光伏产业,我们应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传统能源消费。光伏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能源行业,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
目前光有单体项目、没有产业配套,难以形成产业链协同,必须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集群发展。因此,中清智慧追投150亿元,在当阳布局光伏全产业链,涉及光伏智能制造及百万千瓦级源网荷储新能源保障基地。整体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光伏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
“企业历程”
十五载,筚路蓝缕;十五年,风雨兼程。
对于扎根15年光伏产业的吴亚伦来说,他是第一批代表中国企业在欧洲参与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企业高管,在西班牙、意大利、东欧、澳大利亚等地有多年的海外工作经历,见证了中国光伏行业从“三头在外”到“三个世界第一”的发展历程。
从青葱少年到行业翘楚,吴亚伦追逐着清洁低碳的光伏能源发展梦想,顺应产业迭代、技术变革,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之路,成绩斐然。他回国后创建中伏能源公司,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从新能源制造业到绿色电力终端能源服务一体化大型企业,拥有超过20个集中式光伏发电站、12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150万千瓦建设业绩,是国内领先的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
如今,中清智慧实业(湖北)有限公司主要从事N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新能源电站开发、建设及配套储能建设、充电桩建设以及医疗大健康产业。
2022年5月28日,由中清智慧实业(湖北)有限公司(下称“中清智慧”)主办,当阳市人民政府指导,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首期N型Topcon 2GW光伏组件投产达效仪式在湖北当阳市双莲工业园举行。作为湖北省首个GW级光伏产业核心主设备制造基地实现首期投产达效,这是中清智慧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将成为湖北当阳市从传统建材大市转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赛道的历史性时刻,也是中清智慧布局湖北,打造中东部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服务供应商迈出的重要步伐。
目“光”如炬
扎根光伏产业的“探路者”
2014年,吴亚伦在上海开始了其创业之路,中伏能源作为吴亚伦联合创办的企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0亿元,将进入国内光伏企业的第一梯队。
“上海既有新时代的信息,也有国际化的土壤,让我这种在海外工作过又在国内创业的企业家,可以将自己的能量更好地发挥出来。”吴亚伦表示,正是因为有这样优质的土壤,使其可以将海外的一些知识积累在国内市场进行复制和扩展,将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从上海起步,走向国内更广阔的光伏产业,跟随中国新能源发展的高速列车,他给企业定下的目标是:“十四五”末期成为中东部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服务供应商。
吴亚伦的职业生涯伴随着全球光伏产业而展开,更是见证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起起落落。对于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的他来说,他觉得在中国创业是一件很喜悦的事情,很有成就感。
吴亚伦进入光伏产业,看似偶然其实必然。在中山大学管理系读本科的时候,他就给自己定下了职业规划,要做对社会有益的创业项目。
中大毕业后,吴亚伦的第一份工作是世界500强企业杜邦,担任华南地区个人防护部终端业务服务代表。工作不到一年,得知杜邦合作伙伴南京中电电气正在寻找外派海外的工作人员,因自己英语比较扎实,决定尝试并最终获得录用,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海外工作经历,主要负责南欧和东欧市场的销售。
六年间,他先后担任南欧区销售经理、卢森堡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欧洲区销售总监、亚太区销售总监、全球光伏项目开发总监等。“我完整经历了欧洲地区光伏产业从国家补贴到市场化的演变历程。”据吴亚伦介绍。
机遇和眼光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回国后的吴亚伦发现,国内光伏产业正处于新一轮启动期,拉动内需的行业政策也陆续出台。
2014年6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吴亚伦敏锐地判断,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自己在国外这么多年的行业经验,也许能为中国光伏产业做点贡献。
说干就干。他和当年杜邦的同事陈博屹共同出资,创办中伏能源旗下孚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中东部地区开发和投资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几年间开发建设了超过2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成为行业翘楚。
追“光”逐“链”
清洁能源的“践行者”
“每个行业都有周期,每个企业也有高峰和低谷,能让企业穿越低谷走向高峰的永远都是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国家政策的把握,拥有超前思维和独到眼光尤为重要,吴亚伦坚信未来是清洁能源发展最好的时代。
中清智慧项目是当阳市首个百亿项目,该项目是继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基地投产后,集团中清光伏制造业板块的第二个大型光伏制造业基地投资。其中,第一部分为光伏全产业链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两期建设。另一部分为百万级源网荷储新能源保障基地项目,总投资120亿元。
当阳中清智慧光伏全产业链项目从开工到投产达效,用时不到150天。项目依托3GW高效光伏电池与5GW高效光伏组件的核心制造业投资,战略引入全产业链上下游合资及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光伏全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及百万千瓦级源网荷储新能源保障基地。
“电池板支架装了逐日系统,会自动计算日偏角,跟着太阳跑。”中清智慧光伏组件及先进光伏电池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建成投产。
对于项目落户当阳,建厂初期就有很多本地企业采购产品,给予中清智慧大力的支持;如兴发集团、华农集团等。因产品过硬、运费低,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
特别是2020年,湖北省为了拉动疫情后经济,向国家申请了多个新能源投资计划,中伏能源一年签下的项目相当于整个“十三五”期间的项目开发储备。随着产能布局的不断扩大以及有利经济效益的持续叠加,中清智慧光伏项目技术优势也愈加明显。同时,国家电投集团下属公司云南国际、吉电股份也伸出“橄榄枝”,明确通过增量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资中清智慧当阳全产业链项目的意向,进一步提升中清智慧光伏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作为中伏能源的发电项目,大多数选址在中东部地区,而不是光照条件最佳的西部地区,这源于吴亚伦的前瞻性考量。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好、政府补贴高,“十三五”期间大批企业涌入,作为后来者的中伏不想去“挤”占市场,而是另辟蹊径,重点关注电力市场较好的湖北、湖南、江苏、安徽、辽宁等地。
截至目前,中伏能源已经成为国内拥有超过20个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和12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150万千瓦建设业绩的国内领先光伏电站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
近年来,兴发集团、三宁化工等陆续委托中伏能源建设的集团光伏自备电厂,正逐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中伏能源将成为宜昌市唯一拥有光伏地面集中式电站、大用户光伏自备电厂、集中式储能电站建设经验和资产的企业。同时,基于深耕湖北市场多年建立的品牌优势,省内各大电力集团,包括中核、华能、华电、中广核、国网综合能源等,与中清智慧已达成组件采购意向,企业正朝着高速发展迈进。
向“光”而行
“双碳”战略的“追随者”
高瞻远瞩是一个企业家必备的职业素养。
2020年9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他的预期一样,“双碳”政策让光伏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通道。
2021年底,吴亚伦抢抓“双碳”机遇,与江苏中清国投进行战略合作,合资组建中清智慧实业(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中清光伏品牌并投资180亿元在宜昌当阳建设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华中地区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必将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和清洁能源之都做出重要贡献。
“从公司这几年的发展路线来看,走‘双碳’发展之路,我们对企业的定位是准确的,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吴亚伦表示,在公司创立之初提出的企业愿景是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成为中东部地区主要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据介绍,中清光伏的产能制造去年开始“爬坡”,销售额45亿元,整体出货量在全国排第15名。今年产能完全释放销售额有望达到120亿元,在高效N型光伏组件领域,有望进入全国前三位。
“有人说我运气好,但我觉得更多是坚持的成分,我坚信国家政策永远都是支持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吴亚伦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2021年吴亚伦大刀阔斧完成了行业中一次标志性的股权重组,与行业上游制造型企业江苏中清国投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合作,完成了制造业与系统集成、运营的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正式迈入国内光伏市场210规格大尺寸高效N型电池、组件、系统集成运营的第一梯队。
目前,在江苏徐州,湖北宜昌,安徽淮北、东至、贵池,内蒙古包头,新疆克拉玛依都布局了七大生产基地,公司的业务从新能源投资管理服务延伸到制造业。
对于行业的未来,吴亚伦认为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必然的方向,而光伏是新能源组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希望将更多的新技术带入新能源产业,通过产品服务和技术,为“双碳”战略在2030年达成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作出贡献,“运用我们的高效电池,光伏可以与火电抗衡,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记者手记”
宜昌温度让“孔雀”西南飞
在稳步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速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均超过65%。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7亿千瓦,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光伏产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优势产业,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保障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光伏“平价上网”、光伏行业“降本增效”以及国家对光伏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光伏行业装机容量也随之快速增长。
吴亚伦扎根光伏产业15年,创办企业,带领团队观全局、察大势、调结构、谋变革,使公司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孕育新机,开创新篇,成为中国中东部地区从新能源制造业到绿色电力终端能源服务的垂直一体化大型企业。
产业择良木而栖。面对国内多地频频向光伏企业广发“英雄帖”的激烈竞争,当阳如何被中清智慧所青睐?
《孟子·公孙丑下》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光伏发展大潮中,当阳抢抓机遇,谋定快动,强练“内功”,用“宜昌温度”“当阳力度”为企业在当阳绘就新篇保驾护航。
近年来,宜昌市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这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从投资建设宜昌第一个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到建成国内首批能耗用户全部自发自用当阳光伏电站;从电站运营初见成效到连续四年荣获中电联电站运维最高标准评级;从与三宁化工共同开发的全省首个用户侧集中式储能电站到建成湖北省宜昌市首个GW级光伏产业核心设备制造基地,各种荣誉与成果接踵而至,中伏能源在吴亚伦及团队的共同擘画下,崭露头角。
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产业科技创新,通过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手段,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清洁能源之都建设。
“宜昌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中伏能源落户宜昌,助力宜昌‘双碳’发展,实现光伏产业的合理布局,助力世界级宜昌建设,意义深远。”吴亚伦说道。
本版策划:张远刚 庄典
本版组稿:庄典 刘巍
本版图片:由中伏能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