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日报讯(记者揭兴伟、通讯员汪琦)9月16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脱贫人口“万元增收”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脱贫人口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农民收入增速。
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从今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脱贫人口“万元增收”行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确保到2025年以前,全市低收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全部实现“万元+”目标。通过开展全面排查,入户核算收入状况,共纳入“万元增收”行动重点扶持对象2.5万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市强化开发式帮扶,通过产业帮扶、稳岗就业、市场主体带动等措施,不断激发脱贫低收入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周义彬介绍,我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大投入力度,今年以来共投入产业发展及配套项目的衔接资金达11.84亿元,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奖补政策。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消费帮扶,帮助农村脱贫地区销售农副产品1.9亿元。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先行先试,环百里荒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带项目共实施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超过170亿元,入围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我市把解决就业作为脱贫人口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总数达到13.9万人,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脱贫人口实现全部就业,乡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2.3万人。发挥龙头企业和帮扶车间联动带动作用,138家帮扶龙头企业和帮扶车间解决农村群众就业3.2万人。推动脱贫人口“万元增收”行动持续有效开展,我市组织在宜都、当阳等地召开现场推进会,交流各地经验做法,对“万元增收”行动快、成效好的5个县市区进行了专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