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就“坚持党建引领 展现民政担当”,记者采访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山。
记者: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市民政局党组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有什么举措?
杨青山:市民政局党组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助推市直民政系统党建高质量发展。
当好“领航员”。年初制定本年度机关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和考评细则,年中听取各支部书记工作汇报,年末由局党组书记主持并点评本系统“双述双评”工作。
当好“指导员”。探索实施“AB角协同包联”工作法,实行局党组与基层支部的“双向对接”,明确一名党组成员为A角,另一名县级干部为B角,共同指导联系支部党建工作。
当好“服务员”。采取先进支部带落后支部、先进党务工作者带后进党务工作者的方式,进行“一对一”帮带提高,同时创立“6507工作热线”和“508咨询室”,打造党员干部职工的线上“解惑驿站”和线下“服务之家”,及时解决各支部党建工作疑惑。
记者:市民政局在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杨青山:市民政局党组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建立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全面推行失能特困人员县级集中照护和居住地申享社会救助改革。坚持党建引领补短板,深化民政领域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实施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坚持党建引领优服务,推行“幸福食堂”,在全市、全省通办基础上实现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大力推进市儿童福利中心和市精神卫生福利院两个重大项目建设。
抓好工作统筹,积极服务中心大局。采取“局党组+机关支部+局直党支部”与“党组成员+机关党小组+分管科室”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调配系统党员力量,统筹推进调查研究、深化实践活动、共同缔造、文明创建、志愿服务等工作,以达到“党员带群众”“干部带职工”“机关带系统”的良好效果。同时创新运用“1+2+N”的“网状拓扑”帮扶模式,以共同缔造理念与方法协助包联社区向现代化治理社区迈进。
丰富党建载体,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服务品牌建设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印发了《市直民政系统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方案》,打造以机关党建服务品牌为龙头、局直各单位为子品牌的市直民政系统党建服务品牌群,形成“党建引领、业务争优、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目前共创建了“‘四最’阳光民政”“温暖救助”“银龄灯塔”“宜童成长”“宜站回家”“温情终点站”“温馨港湾”“情暖桑榆”等8个党建服务品牌。
记者:市民政局如何以切实举措推进“清廉机关”建设?
杨青山:市民政局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制定了《“清廉机关”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将机关党建、业务工作融入到清廉机关建设中,同步安排部署,体现行业特色。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市民政局党组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风险防控清单》,确定87项具体任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宣教月为契机,举办全市民政系统警示教育活动,通报违规违纪典型案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新提拔重用干部及家属、新入职入党年轻干部、重点岗位干部80余人开展集中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强化纪律意识。积极运用“第一种形态”,开展经常性纪律提醒,常态化开展局党组成员、下级单位“一把手”集体谈话提醒,牢牢抓住“关键少数”。
紧盯权力运行,组织市直民政系统183名党员干部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建立常态排查、动态更新、定期整改相结合的岗位廉政风险排查机制。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项监督检查9次,精准发挥“探头”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党组会2次专题研究容错纠错工作,激活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将清廉文化建设作为清廉机关建设的发力点,贯穿清廉建设始终。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党员集中轮训、夜学、“纪法教育在支部”等形式开展经常性纪律教育,不断夯实清廉机关建设的思想根基。举办“清廉有我”演讲比赛和微党课比赛,开展“民政倡廉风”文艺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不断构建崇洁尚廉的清廉机关政治生态,打造具有民政特色的“清廉名片”。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时刚 通讯员 黄燕 廖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