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宜昌,是音乐的主场!
国内外著名钢琴大师、青年才俊和钢琴爱好者,齐聚长江之滨、中国钢琴之城——宜昌,共同见证“长江之韵”第九届长江钢琴音乐节开幕音乐会启幕。
昨晚7时50分,宜昌剧院内座无虚席。舞台上,美国朱莉娅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博士,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元杰端坐在“长江”牌三角钢琴前。以此为圆心,湖北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围成一个半圆。随着著名钢琴家、指挥家石叔诚指挥棒落下,共同奏响了新时代“长江之歌”最强音。
上半场的演奏曲目是《第一钢琴协奏曲》。它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盼望,是柴可夫斯基所写的三首钢琴协奏曲中最受世人喜爱的一首。
一开场就是全乐队的合奏。小提琴、大提琴的温暖,钢琴的嘹亮、雄浑,共同锻造出了光辉灿烂、富丽堂皇的乐章。天衣无缝的配合,将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带给听众无限想象。
“太震撼了!我的每个细胞都沸腾了!”音乐爱好者梅茜忍不住感叹道。
与第一乐章的强劲、宏伟相比,第二乐章就显得温雅、质朴多了。优美动听的民歌曲调,被长笛、钢琴、大提琴等不同乐器轮番演绎着。这般直抒胸臆,放大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让听众感到放松、愉悦。
最后一章是一首欢乐的颂歌。充满元气和生命力的表现,让沉醉其中的元杰,多次在手指的牵引下,从琴凳上跃起。随着欢乐逐步释放,乐章雄浑的气势、亢奋的情绪、辉煌的效果也凸显出来,令人热血沸腾,现场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很好!”“太棒了!”琴童曾景予激动不已,难以言表。
下半场演奏的《黄河》,是1989年中央乐团重新修订改编的新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石叔诚是这部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成员之一。由他同时担任独奏和指挥的这曲录音曾被海外评论家誉为“最杰出和最具权威的演绎”。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引子一响,振奋人心的音乐就如脱缰的野马,朝着听众席奔涌而去。情急之下,元杰用急骤的琶音掀起了阵阵巨浪,将船工同惊涛骇浪殊死搏斗的情景铺展开来。激昂的旋律,点燃了听众的热情。
接下来的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水谣》,则把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娓娓道来。戏剧性的和弦中,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命运正在被改写。尤其是第三乐章后半段,钢琴深沉压抑的和弦与铜管乐的阻塞音构成了独特的混响,悲壮地表现了敌寇对祖国河山的践踏,人民在水深火热中遭受的苦难。
“我之前没有了解《黄河》的创作背景,但听到这一段时,还是会感觉心里堵得慌。”听众宋莉莉认为,这就是华夏儿女间才会产生的情感共鸣。
黄河滚滚的怒涛,是中华民族满腔的悲愤!第四乐章《保卫黄河》是一段斗志昂扬的进行曲。随着音乐情绪不断高涨,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呈现在眼前,听众们仿佛看到了英勇杀敌的抗日军民、神气整齐的行进队伍,听到了嘹亮清脆的战斗号角……
最后,协奏曲在恢弘的气势中落下帷幕。但听众的心绪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继续沸腾着。
“音乐会让我感受到了顶级的音乐魅力与磅礴的艺术力量,哪怕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也注定今夜无眠!”在场听众纷纷表示道。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