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共谋未来。
9月19日,第十七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宜昌分会场活动精彩开启,海峡两岸相关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200多位嘉宾相聚宜昌,聚焦“宜台融合发展 携手共创典范”主题,共话合作,畅叙情谊。
连日来,海峡两岸(宜昌)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鄂台(宜昌)现代农业产业合作交流会等系列活动相继举办,参观考察、招商引资推介、主题分享交流、项目集中签约、领略国之重器风采、感受城市发展脉动……两岸嘉宾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赞,对宜昌日新月异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深化宜台交流合作、携手共促融合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宜昌好山好水好风光,城市非常漂亮!”乘坐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夜游长江,唐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晓锜忍不住感叹。
余晓锜说,宜昌拥有屈原、王昭君、嫘祖等历史人文资源和长江三峡等独特自然资源,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大有可为。
参观考察完湖北三峡实验室、湖北电子化学品专区等地,余晓锜直呼“没想到”。他说,宜昌半导体制程产业链、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基础很好,拥有许多高端产品,双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希望深化沟通交流,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提升合作的紧密度、配合度。
“街道干净整洁,让人感到很舒服。”第一次来到宜昌,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天津台协会长、南侨食品集团董事长陈正文分享了一个细节:“从下动车到酒店,沿途只听到一次喇叭声,车辆都会主动礼让行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足见宜昌是一座文明城市。”
陈正文表示,宜昌清洁能源充沛、文化底蕴厚重、生态环境优美,推进长江大保护成效显著,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他希望借助此次台湾周活动,进一步与宜昌加强交流沟通,在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宜昌磷矿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运输发达,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力度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院长、中国石化联合会电子化学品专家委员会委员侯琳熙说。
他表示,这次台湾周产业对接活动十分成功,将台湾相关领域先进技术与宜昌优势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互惠互利。他希望宜台两地进一步加强对接,在电子化学品产业及更多领域深化合作、融合发展。同时,他建议适时恢复开通宜昌台湾两地航线,为两地交流合作搭起空中桥梁。
中华黄埔妇女会会长、台湾宜昌同乡会理事长望熙美,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岸经贸和传统文化交流。“我是一名生在台湾的宜昌姑娘。”祖籍夷陵区的望熙美笑称:“第三次回到宜昌,看到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很兴奋也很感动。”
“三峡大坝在宜昌,屈原、王昭君是宜昌走出的历史名人,希望宜昌充分挖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进一步擦亮文旅品牌,不断增强影响力、知名度。”望熙美表示,将充分发挥台湾宜昌同乡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宜台两地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强认同感。
“我祖籍湖北,第一次回到祖辈生活的地方,既激动也感动。”合顺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麟有感而发。
“以前只知道宜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曾想这里还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参观考察了湖北三峡实验室、宜昌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等地,李振麟惊叹不已。他表示,宜昌资源丰富,科技创新力强,绿色化工等产业都发展的很好,希望有机会再来宜昌考察交流,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寻求进一步的合作。
“来宜昌投资兴业是我最好的选择。”宜昌市台协会长、湖北龙昌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樑成感慨地说。
“1997年我第一次到宜昌,时隔十多年,2011年当我再次来到这里,便下定决心留在宜昌。”回想起与宜昌结缘的往事,周樑成眼里闪着光,他对宜昌各级政府及部门长期以来为在宜台胞台商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称赞政府部门“有担当有作为,说到做到,不打折扣”。
谈及企业未来发展,周樑成介绍,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光学镜头、镜片及零部件的生产、加工、销售,客户群涵盖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他表示将继续扩大在宜投资,并逐步将其他投资发展的重心向宜昌转移,他希望更多台胞台商来宜投资兴业、共享机遇、成就梦想。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孙晓陵 付江山 通讯员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