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聆听峡江汉水的牵手故事 ——夷陵区启动“引江补汉”知识进校园活动掠影 2023年09月22日 来源:三峡日报

“引江补汉”工程知识进校园启动仪式。

付保良工程师在展区现场绘声绘色为孩子们讲述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知识。

学生们在查看“引江补汉”线路走向。

太平溪镇韩家湾村村民李文渊用自己舍小家为大家,服务世纪工程的切身经历,教育孩子奉献社会。

9月21日的三峡坝区太平溪镇,雨断断续续,雨中的集镇较往日多了几分冷清。

然而,在集镇北端的“九四中学”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宽敞的广场上,一排展板自东向西一字排开,近200名师生正围着展板热烈交流。

原来是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公司和夷陵区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太平溪镇利用全国科普日的机会,联合启动的“引江补汉”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了学校。

“引江补汉取水口工程在太平溪,我们有必要让这里的孩子了解这一重大工程。”夷陵区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副指挥长汤磊告诉记者,在九四中学开展南水北调知识进校园活动,基于特殊的考虑:因为九四中学的孩子,他们的父辈大都经历过三峡工程建设移民。如今,这些孩子也要见证另一个国家重点水利项目---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通过这个活动,就是要让这些孩子能知晓南水北调这个工程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一些基本常识,从而来增强孩子们的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信心。

据悉,9月21日是全国科普日,为响应中国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要求,夷陵区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联合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公司开展南水北调工程科普活动,通过开展南水北调工程科普进校园活动,加强国家战略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公众对南水北调工程、引江补汉工程的了解,提升公众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认同度,营造和谐美好的工程建设氛围。

当天上午10时,中建三局的付保良工程师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在展区现场绘声绘色为孩子们讲述南水北调工程背景、实施过程、技术难题等知识,引起孩子们的阵阵掌声。随后,在九四中学AI教室,江汉水网公司的薛智明工程师利用精彩的PPT为孩子们讲述引江补汉工程与宜昌的联系,对三峡的影响等。太平溪镇韩家湾村村民李文渊用自己舍小家为大家,服务世纪工程的切身经历,教育孩子们做一名甘于奉献的社会公民。

在听了几名专家的讲解后,九四中学的孩子普遍反映受益匪浅。七一班的望新睿同学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让他对引江补汉工程有了全新的了解,工程经过家门口让他倍觉自豪,而对新技术的运用让他感觉到祖国科技力量的日新月异。七二班的黄欣贻同学说,身为坝区的孩子,她见证了三峡工程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和带给家乡的巨大变化,如今,引江补汉工程又在家乡建设,还将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在一起,这让她倍觉震撼,同时也感觉到祖国的强大。

此次“引江补汉”知识进校园活动还在九四中学10多名老师中引起强烈反响,七一班的班主任老师孔令芳告诉记者,之前虽对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有所了解,但对诸如涉及中部水资源的调配利用、与三峡工程的关系等内容知之甚少,这次让她补齐了这方面的知识短板。

据悉,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太平溪镇境内引水入汉江,终点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汉江右岸安乐河口,全长194.8公里,平均引江水量为39亿立方米。工程实施后,将把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连接起来,进一步打通长江向北方输水通道。

今年5月31日夷陵区举行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宜昌段首批交地仪式。6月20日,备受瞩目的引江补汉前期施工准备工程宜昌段在夷陵区开工。9月20日,位于夷陵区雾渡河镇境内的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6号平洞顺利完成进洞,建设者们举行了进洞仪式,这标志着此段隧洞施工正式拉开序幕。作为工程的水源地、宜昌段的主要实施地,夷陵区再次刷新纪录。

夷陵区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副指挥长汤磊告诉记者,下一步,夷陵区引江补汉指挥部将全力做好项目的协调和服务,确保这个国家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为国家重点工程贡献夷陵的力量。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善国 通讯员 欧阳宾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