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 今年来,宜昌商务系统紧紧牵住汽车、餐饮、家居大宗消费的“牛鼻子”,以供给耦合需求、需求带动供给,高效激活消费增长“主引擎”,推动大宗消费呈现出“市场热、流通畅、消费旺”的良好态势。1-8月,宜昌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45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全省第二,总量全省第三。
聚焦“三大领域”,完善政策体系。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汽车、餐饮、家居消费“三大领域”,出台2023年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支持餐饮业加快发展10条等政策措施,市财政安排1.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汽车、家电、家居消费。率先在全省市州投放宜昌惠民消费券2035万元,带动消费5828.76万元。先后投放2023“惠购湖北”消费券和家电消费券6000余万元,累计带动消费超4.3亿元。
定制购车服务,激活“车轮经济”。市商务局、市财政局首次联合出台《2023年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安排450万元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采用发放汽车消费券等购车补贴方式,撬动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成品油经营企业、保险公司等联合开展“叠加让利”促销,购车环境更优。印发《宜昌市“荆楚购·宜起购”2023年四季主题促消费活动方案》,先后举办宜昌新春惠民车展等活动近10场次,10月起还将举办“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下乡巡展”活动,牵引了“车轮”的高速转动。
培育餐饮品牌,活跃“餐桌经济”。积极把握餐桌市场不断扩大的态势,出台《打造宜昌美食“国际范”实施方案》,明确13项工作任务,推动餐桌经济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品牌型”转化,打造“美食IP”。抢抓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宜昌“鮰鱼美食地标城市”机遇,举办首届宜昌肥鱼节,组织开展千人共品肥鱼宴等活动,擦亮“美食之都”。扎实开展“楚大厨”培训,邀请名师大家传授各类面点、宜昌名菜等烹饪技巧,传承“匠心技艺”。出台《“宜昌老字号”认定办法》,传承餐饮老号文化,打造餐饮精品名牌,今年已认定“沙龙宴”等15家企业的15个品牌为首批“宜昌老字号”。
聚焦提质升级,温馨“家居生活”。以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为发力点,联合国美电器、苏宁易购等商超卖场,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系列活动。配合住建部门继续执行个人在宜昌购房奖补政策,鼓励家居企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联动生产制造、物流配送、批发零售、设计装修、售后服务企业,举办宜昌首届绿色家居消费节,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场景家居解决方案。加快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印发《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计划明年8月之前宜昌城区完成10个试点圈建设,至2025年建成3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切实创新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