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结硕果,稻穗染金黄。
9月24日,枝江市七星台镇孙家港村,2023年宜昌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暨枝江市农民丰收节活动在这里开启。与此同时,宜昌各地丰收节庆祝活动也精彩上演,广大干部群众共同体验丰收的欣喜,共同悦享乡村振兴新画卷。
产业打底 兴村富民
粮安天下,农稳江山。
“今年粮食又丰收了!”活动现场,枝江市五家畈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宏芹喜笑颜开,她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今年风调雨顺,预计能收稻谷50万公斤以上。”
邹宏芹的喜悦,正是枝江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
一直以来,枝江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令人欣喜的是,枝江粮食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92.9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2万吨左右。米果菜、猪牛鱼六大产业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体系不断完善,农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特色农业产业不仅让枝江农民富了口袋,也让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在秭归县郭家坝镇王家岭村,这里提前开展系列庆祝活动,迎接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让王家岭人自豪的是,全村柑橘种植面积9000余亩,是秭归县12个柑橘产值“亿元村”之一,基本实现了“产业强、农民富、村庄美”的愿景。
宜昌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9月22日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文家坪村举行。而此次活动的举办地,正是长阳全国高山蔬菜之乡。如今,长阳全县蔬菜基地面积达30万亩,全年销售30亿元,3万多户农民依托高山蔬菜产业链致富奔小康。
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致富的底气才更足。
新型农民 激活一片
乡村振兴,强农富民,需要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先进典型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通过抖音,我帮助周边群众把柑橘卖出了好价钱。”作为现场获表彰的50名枝江“优秀农民”之一的杨波,在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杨波,枝江仙女镇农民,他致力于推广枝江特色农副产品,积极运用电商等“新农具”助力三农发展。疫情期间,他帮助困难农户销售1万多斤滞销马蹄、4000余斤百里洲砂梨。他还拍摄制作公益视频,义务宣传电信诈骗知识,反诈作品多次被市级媒体采用。杨波的分享获得了现场农民朋友的阵阵掌声。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宜昌,与杨波一样,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农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新型农民还有很多。
9月22日,在宜昌市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现场,集中表彰了宜昌市2023年度百佳农民、2023年农业农村实用人才资助项目评选暨宜昌市第八届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新大赛获奖主体、全市最美乡村振兴带头人。
正是有了这样一群致力于扎根农村,奉献才干的新时代农民,才激活了乡村发展新动能,带动一片群众增收致富。
线上线下 别开生面
农民丰收节期间,宜昌各地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线下展示,线上直播,各类农产品争相“出圈”,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七星台镇孙家港村委会前的广场上,除了有精彩的文艺节目外,宜昌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也同步开展,来自宜昌市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部门专家和志愿者为村民提供专家义诊、技术咨询、科普宣传、文艺展演等各类服务,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大如磨盘的南瓜、长如手臂的冬瓜、金灿灿的苞谷、红彤彤的辣椒堆积如山……9月20日,秭归县郭家坝镇王家岭村开展的庆丰收活动中,各家各户都拿出了今秋最好的收成“晒丰收”。
手撕包谷、担粮归仓、徒手运粮、原地抛掷秧苗……9月21日,兴山县庆祝“农民丰收节”暨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在高桥乡举行。活动现场,玉米、箩筐、扁担等农产品、农具成了运动道具,伴随着浓浓的泥土气息,各项趣味运动项目接连展开,来自各乡镇的农民运动员们,在欢声笑语中一展风采。
9月23日,宜都市举办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暨禾香田园农民运动会,近千名群众冒雨前来参加盛会。来自宜都市各乡镇(街道)的24支代表队,在稻田中上演了 “挑谷接力赛”“浑水捉泥鳅”“趣味拔河”等颇具趣味的竞技运动惹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鹏飞 方勇华 高然 通讯员 鲜佩佩 樊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