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变“草”为宝 强村富民 ——记宜昌市“最美乡村振兴带头人”吴苏林 2023年09月25日 来源: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胡兴军 通讯员 彭香凝

苦难对奋进者来说,是成长的动力、成功的基石。

“87后”吴苏林就是一位奋进者。2013年,吴苏林把打工学到的技术、理念带回家乡,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她先后创办了秭归第一家乡镇快递公司、山妮美电子商务公司、山均艾草公司。

吴苏林十年磨一剑,用自己的执着与汗水,把端午节家家门口挂的艾草变成强村富民产业,为秭归半高山地区找到一条生态发展之路,成功当选2023年宜昌市“最美乡村振兴带头人”。

创办乡镇快递,把方便带回家乡

8月31日中午,记者在秭归县两河口镇见到了吴苏林。

眼前的吴苏林,一身经典职业套装,举手投足间,散着阳光与自信。可谁又能想到,在璀璨荣光的背后,是一段段艰辛的过往——

因家庭贫寒,16岁的吴苏林揣着高中录取通知书,只身南下打工。从纸箱厂、电子厂女工,到快递公司客服、区域经理,她一干就是8年。

她边打工边学习,在中通速递深圳中心打工五年,吴苏林对物流快递的流程、管理等了如指掌。

“深圳的物流快递这么发达,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家乡也开一家物流快递公司?这样可以让乡亲们收寄东西更方便。”与在公司跑运输的老公一合计,两人便下定决心回乡创办物流快递。

2013年3月18日,秭归第一家乡镇物流快递公司——“两河口中通快递物流公司”挂牌成立。覆盖秭归县西南四个乡镇,服务人群达8万余人。

“最开始时,一天就十来个快递,渐渐地,快递越来越多,一天有600多件。”资金有限,为了保证及时送达派件、送走寄件,夫妻俩一人一辆摩托车跑快递,每天一班,雷打不动。

丈夫从茅坪中通公司仓库拖回派件,吴苏林就骑轻便摩托车往代办点送。一辆摩托,五花大绑,只见包裹不见人。

5年过去,她们的公司由单一物流业务走向物流电商综合业务,由一辆摩托车跑天下到拥有大小车辆5台,由夫妻2人苦力打拼到6个员工忙不过来……

一路走来满是艰辛,却让人信心满怀。

创办艾草企业,走特色发展之路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走进两河口镇云盘岭村艾草种植基地,山坡上的艾草青翠茂密,长势喜人,一阵微风拂过,阵阵艾香沁人心脾。

“这些艾草去年才种上,有120亩,十月份又可以收割第二茬了。”吴苏林摘下一片艾叶揉搓两下,瞬间散出浓浓的艾草香。

“创办艾草企业,让我找到了奋进的方向。”吴苏林说,发展艾草不仅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能弥补中高山地区富民产业缺失。

电商一直是吴苏林的专长,在外打工的时候,她就有了自己的网店。回乡后,她更是在电商方面下足功夫。在她的努力下,两河口镇的柑橘、腊肉、猕猴桃、板栗、洋芋菓菓走出山沟沟,飞到全国各地。

“家乡除了柑橘,其他的都没有形成量产,有时候刚打开销路,结果断货了,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品。”谈起当初的创业经历,吴苏林显得很无奈。

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吴苏林到蕲春看了当地艾草加工厂,心灵受到极大地震撼。“本地野生的艾草到处都是,长势又好,我们也可以发展艾草产业啊!”回来后,她又去南阳考察,蓬勃发展的艾草产业,更加坚定了她发展艾草的信心。

当年12月,吴苏林投资的秭归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在两河口镇二甲村落成。公司大量收购野生艾草,并进行规模化种植,生产艾条、艾柱、艾绒等产品,全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2022年,公司又在两河口镇电商产业园投资建成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可满足3000亩艾草种植及收购全镇全部野艾加工能力,解决300人就业。

“企业+合作社+农户”,用产业强村富民

在两河口镇白庙岭村艾草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恒。

“今年雨水充足,艾草长势格外好。”望着郁郁葱葱的艾草,李恒脸上难掩笑意。今年初,该村集体流转土地300亩种艾草,上半年艾草产量200吨,产值50多万元,下半年又增加了400亩,“预计今年收入将超过100万元。”

“我们这个地方海拔高,不能种柑橘,种苞谷投入大还费工,这几年野猪多,好多地都荒废了,艾草种一次管三年,既简单效益还高。”李恒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敢大张旗鼓发展艾草产业,底气就在于村里的能人吴苏林。依托吴苏林的艾草加工企业,村里种植的艾草不愁销路。

艾草让村民尝到了“甜头”,种植积极性高涨。宋士民是两河口云盘村村民,今年种植了30亩艾草,第一茬收割晒干后将近20吨,卖了4万多元。“再过一个月第二茬又可以收割了,预计今年能收入9万元。”宋士民说。

目前在秭归,艾草种植已呈现多点开花之势,正在努力成为半高山特色主打产业。不起眼的艾草,如今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金香叶”。

“我们现在每年需要6000多吨艾草,目前秭归的产量才1000多吨,所需艾草都必须从外面调运。”吴苏林希望更多的村民加入艾草种植行列,共同把艾草产业做大做强,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