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沈慧慧)枝江的周大伯(化名)自幼拄拐助行,不曾想因使用不当,拐杖竟成“祸首”诱发血栓。近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医生为周大伯实施了血管内血栓取出术,成功打通血管,解除了周大伯被截肢的危机。
平时能够为行动不便人士助行的拐杖竟成了“祸首”,这是怎么回事儿?原来,周大伯幼时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还未普及,他不幸罹患小儿麻痹症,自幼便拄拐助行,现已使用拐杖四十多年。可就在前不久,周大伯感觉拄拐的右胳膊发凉并持续疼痛,当地医院接诊后建议立即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治疗,官文飞医生接诊后发现,周大伯竟因长期拄拐诱发了右上肢动脉栓塞症。
拐杖还能不能继续用呢?据官文飞介绍,拐杖为行走不便人士充当了行走时的"第三条腿",具有稳定身体、帮助行走的作用,一直以来广受群众信赖,但是拄拐不当会伤害肢体的血管和神经。
“该患者就是因为长期错误姿势拄拐导致腋动脉节段性闭塞,形成了大量血栓。”官文飞说,拄拐人士在使用拐杖时一定要注意姿势和方法,拐杖的高度需根据自身身高调节,通常以双手能够扶拐为准,拐顶与腋窝的距离为5至10厘米,以防止架拐时体重压到拐杖顶端,给腋窝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拄拐时手臂要保持自然下垂状态,扶手高度与臀围线的高度持平,或者站立时保持双手下垂,双手同时用力握住扶手,肘关节需要保持轻微弯曲;此外,拄拐人士也可交替使用轮椅和拐杖,减轻上肢负担;如果出现上肢麻木、冰冷、疼痛、紫绀等症状,要考虑上肢缺血,及时到医院手术,避免缺血坏死,出现截肢等恶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