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小田变大田 变出效益一大片 桑树河村在农田改造中下活“两盘棋” 2024年05月10日 来源: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记者张明文,通讯员王守成、廖蒙蒙、鲜佩佩)自然耕地田块小、不规则,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专业化种植主体无法流转;实际承包人年岁大、体力衰,无力延续传统耕作,是当前农村必须面对的困局。5月8日,记者在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发源地枝江市安福寺镇桑树河村,发现了应对这一困局可借鉴的模式。

桑树河村是个产粮村,全村共有水稻种植面积近4000亩。由于新生代农村青年多元转移,传统农耕基本由老年群体打理。前些年,该村为破解农村劳力老龄化问题,专门成立了村级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稻田耕整、插秧、收割等。

因机械化作业必须满足田块大、有机耕道等条件,不规则的小田块还是得靠人工耕整、肩挑背扛。在该村五组,十多位七旬左右的户主,因力不从心,只得以每亩200元的低价,先后将小田块稻田流转给有能力耕种的对象,无法获得功能性回报。

去年,桑树河村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五组300亩不规则小田块经过整治,成了方方正正的大田。新的市场主体整体流转后,流转费一下提高到每亩400元,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还通过参与田间管理,获得了累计30万元的务工收入。

村党支部书记向华成说:“真没想到,小田变大田,居然变出了一大片效益!”他告诉记者,“小变大”的过程中,去掉了一家一户的田埂和冷水沟,让有效耕种面积增加了10%,专业化种植让产量增加了20%,加上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和安全化、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优质粮食销价提増,整体收益增加了30%。

与此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把“小变大”增加的30亩耕地面积作为村集体土地,在流转过程中进行参股,“无中生有”又增加了1万多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这一变,既让保持40多年原始面貌的小田块成了稳产高产的“香饽饽”,也让步入老年的农友成了无牵无挂、坐收合理流转费的幸福群体。安福寺镇党委书记欧阳刚说:“农田小变大,不仅在有效应对农村变局中下活了‘两盘棋’,还实现了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种植收益、集体经济收入同步增加!”

目前,安福寺镇根据已显现的积极效应,再度给桑树河村安排了500亩面积的小田变大田“高标”改造项目。

目睹农田“小变大”的成效后,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建言第一人曾祥华这次带头将5亩田交给了项目协调组。据悉,桑树河村拟将便于机械化耕作的大田块逐步发展到2000亩,以期在国土面积不变的情形下,“变”出村级所有粮食种植面积200亩。

打开我的宜昌客户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