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便民停车有位 民生幸福加码 ——宜昌践行惠民利民理念,做实停车惠民工程 2025年01月08日 来源:三峡日报

田家炳中小学靠山停车场 杨露 摄

南湖生态停车场 杨露 摄

2024年11月26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缓解城市“停车难”新闻发布会,宜昌作经验交流;12月12日,“2024年道路停车行业联盟年会暨城市停车管理创新论坛”在广东佛山开幕,会上,宜昌城市停车被评为2024年度城市停车“一张网”示范平台……

因地制宜改造升级停车场,加大各类停车资源供给;错时共享停车让“位”于民,实现停车资源共享;加快建设智慧停车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今年以来,宜昌大力开展便民停车行动,“全市一个停车场”宜昌模式不断创新突破,城市停车环境持续向好向优,不断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在增进福祉中厚植“宜昌情怀”。

挖潜扩容 提升城市功能

2024年10月9日,葛洲坝黄河路口停车场正式建成,投用运营。

新建成投用的葛洲坝黄河路口停车场,位于夜明珠路和黄河路交叉口,毗邻三峡大学,占地面积3200多平方米,是一个集停车、充电、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智慧停车场。场内设置停车位63个,其中新能源充电车位32个、大型车位3个,自助洗车位4个,并配备了20台充电桩。

车主代先生说:“我经常来附近办事,有时候找不到车位,需要将车辆停在较远的地方,有些不便。现在可以就近选择葛洲坝黄河路口停车场停车,非常方便。”

5公里外的陶珠路美食街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喧嚣声此起彼伏,忙碌了一天的肖先生约上了三五好友,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美食,他的车就停在不远处的路边。

“以前晚上出来吃饭,绕好几圈都找不到停车位,现在晚上七点以后,道路一侧车道车辆允许限时停放,方便多了。”肖先生说起便民停车,赞不绝口。

小小停车位,事关大民生。连续四年,湖北省都将城市公共停车泊位建设纳入十大民生项目之一。宜昌亦聚焦这一民生热点,针对停车矛盾突出区域,按照“配套建设为主、公共停车为辅、临时停车为补充”的思路,多措并举挖掘停车资源,有针对性地增加供给、补齐短板。

“这一片基本上都是老旧小区,每次过来办事都头疼停车的问题,现在好了,直接停到行署小区立体车库里,简单方便。”2024年12月26日下午,在桃花岭办事准备离开的市民朱宏表示,自从这个立体车库投入使用后,他再也不用发愁停车的问题了。

据介绍,位于桃花岭社区的行署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附近分布着学校、办公场所,停车需求大,小区内原来只能停放20辆车,改造后,可以停放79辆车。

记者从市城管委了解到,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宜昌借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以缓解停车难、为重点,通过双车道改单车道、绿地置换、拆墙并院等方式因地制宜增设小区停车位,以满足居民刚性停车需求,据统计,实施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车位数比改造前平均增加了22%。针对老旧小区、商圈夜市等特定时段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宜昌在充分考虑车流量、道路宽度及施划条件的基础上,会同交警部门制定城区机动车道限时停车泊位施划清单,2024年新增施划限时免费停车泊位344个。目前城区限时停车泊位总量达到941个。

近年来,宜昌新增公共停车泊位4.45万个,城区96条道路增设了4000多个停车位,26处夜市经营区施划了900多个路内限时停车位,宜昌的城市停车位比例达1:1.1,平均1台车有1.1个停车位,已经达到国家规范的合理区间。

错时停车 资源共享解民忧

深夜,李丹将车缓缓开进宜昌市城市管理调度和保障中心院内,那里有15个共享车位,其中一个是她的。下车后,她步行回到中心对面宜药小区的家中,看着小区里挤得满满当当的车,再次庆幸自己办了错时停车月卡。

“我们小区车位紧张,没地方停车,只好把路堵上,经常要挪车。水平差点的,停车都要急出一身汗。停车这么难,搞得我都不愿开车了。”李丹说,后来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网格员发的通知后,毫不犹豫办理了停车月卡。

“现在我的车想开就开,根本不用担心停车的问题。”李丹非常开心。

为满足市民群众停车需求,优化提升现有停车位的利用效率,让有限的停车位“流动”起来,从2024年9月1日开始,宜昌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在错时开放的基础上,推出了错时共享50元月卡包月的优惠活动。得知这一消息后,李丹就第一时间通过“宜昌城市停车”APP,申请办理了宜昌市城市管理调度和保障中心停车场的错时共享月卡,只需缴纳50元,她每天18:30以后,便可将车停放到市城市管理调度和保障中心停车场。

网上办理、就近停车,错时共享月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市民王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月卡开通之前,她每月需要缴纳300元左右的停车费。办理月卡后,每月的停车费仅需50元,一年可以节省3000元停车费,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停车负担。“和单位上班时间错时共享停车位,既不影响单位的正常办公,又合理利用了停车资源。”

“这个必须要点赞,在机关单位停车很安全,收费也不贵,经济又方便。”在市民吴先生看来,这一做法很实用,这是一个惠民政策,可以解决部分车辆乱停放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除了机关事业单位推出了错时共享月卡优惠活动,CBD、国贸、万达、水悦城、兴发广场等商圈也相继推出了夜间低价对外开放活动,平均降幅达50%,其中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更是推出30元包月优惠活动。

“30元一个月就能在万达广场夜间停车,然后步行5分钟就能到小区,方便了很多。”市民胡先生将车停在伍家岗万达广场地下停车场后表示,“我们是老旧小区,车位很少,以前临停靠运气,每天光是想着怎么停车就非常头疼。”

宜昌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聚焦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差异化停车需求,推动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城区13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3500多个停车位非工作时段全部对外开放,163家公共停车场和20家商业停车场约2万个停车位推出夜间停车优惠包月活动,通过价格引导的方式,很好惠及了周边居民,夜间累计车次达到300万以上。

“错时共享”让车位“活”了起来,也让百姓心头“热”了起来。

惠民便民 智慧赋能提效率

“我要去新华书店。”周六下午,市民李女士准备带着孩子去新华书店看书,出发前,她打开“宜昌城市停车”APP,提前语音导航寻找车位。手机屏幕上迅速显示,目的地停车场和车位剩余数量,只需轻轻一点,便能导航到最便捷的停车位置。

傍晚,李女士和孩子看完书,驱车离开停车场,车辆在出口处无停顿快速驶离,停车费在“宜昌城市停车”APP自动扣缴,不用扫码付款,省时又省事。

近年来,宜昌依托宜昌“城市大脑”建设,搭建了全市统一智慧停车平台,将各类停车资源全面联网接入平台后,打破各自为政格局,打通供需信息壁垒,统一数据管理,统一信息发布,打造出线上一张网、线下停车场、发布一幅图的“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场景,实现了停车资源与需求的快速匹配、动态平衡。

目前,宜昌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已实现14个县市区全覆盖,全市包括商圈、酒店、医院、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2700余个停车场近43万个泊位已接入市级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形成了全市停车“一张网”。

通过“宜昌城市停车”APP服务终端,市民可享受“一次注册”实现“全城通停”,享受“找停车场、空位查询、收费标准查询、一键导航、无感支付、先离后付”等便捷服务,停车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针对“宜昌城市停车”APP注册用户,全市持续开展道路泊位“白天享七折,夜间享免费”优惠活动,并在有条件的停车场增设自助洗车、新能源充电等服务,不断提升市民停车体验感。

“现在宜昌城区停车感觉便捷多了,特别是用‘宜昌城市停车’APP自动扣费、先离后付方式,节约时间,APP中也可以查看收费明细,蛮好用。”周末亲友聚会时,市民朱先生热心地跟大家分享。

目前,“宜昌城市停车”APP注册用户已超过70万人,市民通过“宜昌城市停车”APP,可实现“全城通停”,享受“泊位查询、车位预定、一键导航、无感支付、先离场后付费”等便捷停车服务功能。

“目前公汽公司停车场门口已出现排队等候情况,CBD-大洋百货停车场余位不足,新华书店停车场、国贸大厦停车场还有大量余位,车主可选择前往……”2025年1月3日晚上,90后小伙李博和朋友约好在CBD聚会,出发前,他打开了收音机,查询最新停车位信息,“今天周五,到处都堵车,还不好停车,提前收听《停车导航》栏目,可以及时获取一手的停车场余位信息,不用到处找车位。”

从2024年12月开始,不少车主留意到,在每周三、五在晚高峰时段,市城管委停车管理中心联合宜昌城市停车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宜昌交通广播开设了《停车导航》栏目,通过现场连线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实时播报城区重点商圈、交通场站周边停车余位信息,进一步引导车主便捷停车,提升停车效率。

共治共管 停车更有序

春节,共509个、48810个泊位免费停放;“五一”,共394个停车场的28855个泊位免费停放;“十一”,共394个停车场的28855个泊位免费停放;中高考期间,约3000个泊位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2小时内免收费,这个优惠政策很好。”从2024年8月12日开始,城区40个公园及文体场馆配套停车场全天实行2小时内免费,对于这一惠民政策的推出,每周都会送孩子去市体育馆打球的陈先生感觉很便民。

让“民声”引领“民生”,今年以来,宜昌市针对不同的停车场景,运用不同的停车方式满足多样化的停车需求,切实提升不同车主的停车体验。

在隆康路电信城段,记者看到,原本挤在人行通道上的零散停车泊位已被取缔,道路变得宽敞整洁。2024年10月以来,为深入推进市容市貌整治提升,持续改善城市道路通行秩序市城管委组织各区城管部门,针对市民关心关注的停车问题,市城管部门集中开展停车设施专项整治,对不规范的标线、标识、标牌、道闸等配套设施进行清理整顿,现已累计清理不符合要求的非机动车停车框线74处,新增施划及补划模糊不清的非机动车框线共计642处。

同时,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核心商圈停车场贵的问题,市城管部门组织市直相关部门,采取现场核实、组织座谈、上门走访的方式,分别与商贸领域、星级酒店、物业小区等28家收费价格较高的社会停车场经营主体进行沟通,开展停车收费降价引导及政策宣传,城区酒店、住宅高价收费停车场封顶价格降幅达25%。

“好几年了,晚上下班回家后,即便有事也不敢轻易开车出门,因为一旦出了小区,回来很难再找到车位。”2024年11月19日,在“听民意、解民惑、惠民生”宜昌停车惠民开放日活动现场,翁家堰社区居民覃先生很苦恼,当天,市城管委停车管理中心和宜昌城市停车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现场听取社区居民意见,针对该社区老旧小区停车不足的问题,开展靶向治理。

在听取社区和居民代表的意见后,市城管委停车管理中心和宜昌城市停车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现场研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停车问题,价格也实惠,包月费用最低只有100多元。”对此,居民刘先生很满意。

“隆康路长江瑞景门口,有商贩利用非机动车霸占车位。”“收到,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处理。”2024年11月27日,宜昌智慧停车社会监督员何曦将自己看到的不文明停车的现象发到了宜昌智慧停车社会监督员对接群内,立刻就收到了管理部门的回复,“受聘为宜昌智慧停车社会监督员,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把发现的停车问题上报,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停车环境,真正地方便你我。”

2024年以来,宜昌持续开展“听民意、解民惑、惠民生”宜昌停车惠民开放日活动,通过实地观摩+现场答疑的方式,主动解读相关政策,回应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向社会各界代表征集意见建议。截至目前,41名社会监督员受聘“上岗”,他们把在日常停车过程中发现的停车设施、停车联网接入等相关问题进行上报,做文明规范有序停车的劝导者,同时收集并反馈身边市民对停车管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协助管理部门不断优化市民停车环境。

围绕“小小车位”,宜昌交上了一份有质感、更有温度的“答卷”。建立健全停车设施推进工作机制,紧盯难点、重点区域,不断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峡日报记者 郑璐 李楚洁 通讯员 杨露 黎明

打开我的宜昌客户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