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枝江市董市镇桂花村的一栋自建三层楼民房内,77岁的马良云仔细清扫着书柜上的灰尘,这一行为他已坚持了18年。退休后,他自掏腰包10万元在家中建起了这个“玛瑙书屋”,收藏的1万多册书籍和报刊,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将爱国主义教育根植在村民心中。
走进“玛瑙书屋”,小小的书屋中摆放了6个书柜、1张长桌,1万多册书籍和报刊被分为历史、文艺等20大类。
出生于1947年的马良云,自少年时代起,就酷爱读书。2006年,马良云从湖北化肥厂退休后,回到了桂花村。
马良云发现,尽管时代在进步,但村里缺乏一个供人阅读、学习的场所。于是,他决定从自家三层小楼中腾出两间房,将其改造成一个书屋。因为大家都叫他马老,所以书屋的名字由“马老”的谐音而来,取名“玛瑙书屋”,寓意着书香精神就如同珍贵的玛瑙一般经历过时间的传承。
“玛瑙书屋”的藏书,以红色党史书籍为主,包括《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共八大文献汇编》等。这些书籍,有的是马良云多年来的珍藏,有的则是他专门去书店购置的。
马良云退休工资并不高,但为了丰富书屋的藏书,他生活节俭,每月从退休工资拿出十分之一投入到购书上。
书屋的开放,吸引了周边村民和学生前来阅读,大家都在这间小屋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马良云还主动承担起“校外辅导员”的角色,利用这些藏书,为村里的孩子们讲解党的历史,让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6年级学生小楠说:“我每年暑假都喜欢来马爷爷这里,听他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故事,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
“玛瑙书屋”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至今累计接纳读者、游客2万余人次。面对未来,马良云希望能够增加更多种类的书籍,方便村民从书中获取更多知识。
三峡商报记者崔艳华 见习记者钟文璐 通讯员樊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