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错过了中秋家宴的大闸蟹,终于在国庆节后大量爬上市民餐桌。
连日来,记者在海鲜市场、商超了解到,目前,大闸蟹已大量上市,母蟹口感较好,但公蟹还不够肥美,预计10月中下旬可达最佳品尝期。中秋国庆后,大闸蟹价格明显回落,但实现大闸蟹自由还要再等等。
受高温天气影响 大闸蟹“晚熟”一个月
10月9日,记者来到东湖海鲜市场,许多商户把大闸蟹摆在了显眼位置,透明水箱里,一只只螃蟹“张牙舞爪”。在小林海鲜,店老板林青泽正在为顾客介绍大闸蟹。
“今年大闸蟹上市有点晚,等一口鲜等太久了。”正在购买大闸蟹的市民吴女士说,每年中秋家宴,家人围坐在一起吃螃蟹,喝黄酒,闻花香,挺惬意的。但今年直到国庆节,她才吃到了肥美的江苏大闸蟹。
为何大闸蟹爽约迟到?林青泽说,这是近年来大闸蟹成熟最晚的一年,今年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螃蟹的生长。受到极端高温天气影响,螃蟹脱壳时间延迟了近一个月,大部分螃蟹在9月上旬才完成第5次脱壳。
据介绍,螃蟹每脱一次壳,蟹长大一倍左右,脱壳后就会大量进食生长,直至蟹肉丰满、蟹黄充盈。然而,今年7月份以来,螃蟹主产区持续高温,让湖面水温上升,螃蟹“怕热”,“穿”着厚重的蟹壳躲在阴凉处,不运动不脱壳,因为一旦脱壳,就会被高温灼伤。9月上旬以来,产地气温下降,螃蟹脱壳后经过20天的大量进食,逐步增加蟹肉和蟹黄,达到成熟状态。
记者在北山、国贸、雅斯等超市和农贸市场了解到,目前,宜昌市场上的大闸蟹主要来自江苏、山东等传统产区,还有一些湖北本地蟹。
价格降价30%左右
普通蟹最低卖40元/斤
中秋节前,宜昌各大商超、农贸市场陆续上架大闸蟹,但大部分蟹小且价格高,在美团上,9月初大闸蟹最高价达160元一斤,大闸蟹一度抬起“高贵”的头颅,让消费者难以“尝鲜”。
10月9日,记者在国贸优选超市看到,大闸蟹在独立的水箱里,与基围虾、鱼类产品相比,它们的“粉丝”明显少一些。价签上显示2.5两的母蟹28.8元一只,买5只送1只,折算下来110多元一斤。
在北山超市星光天地店,阳澄湖大闸蟹29.9元/只,兴化红膏蟹14.9元/只。店长张红桥告诉记者,今年大闸蟹上市较晚,“曲高和寡”不受宠,前期引进江苏长荡湖大闸蟹,目前江苏兴化红膏蟹和阳澄湖大闸蟹正在热卖。
而在东湖海鲜市场小林海鲜店,江苏大闸蟹与湖北大闸蟹各显身手。林青泽说,该店螃蟹都比较大,一般都是3两以上。国庆节后,大闸蟹价格持续回落,以前卖110元/斤的大闸蟹,价格已经回落至80元/斤,价格下降了近30%。
记者发现,4两的江苏大闸蟹母蟹80元/斤,公蟹40元/斤,武汉的大闸蟹身价比江苏蟹便宜多了。
记者走访市场、超市了解到,目前大闸蟹的价格由于大小、品质不同,每斤浮动在40元至110元,公蟹的价格稍低于母蟹。
公蟹10月中下旬成熟
阳澄湖大闸蟹有防伪标签
“家里小孩爱吃大闸蟹,中秋节期间,我们买了一点,蟹黄不够多,有的螃蟹还没有蟹黄,肉也不够饱满,前几天买的大闸蟹比较肥,肉多蟹黄饱满。”正在购买大闸蟹的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天大闸蟹的价格有所回落,离大闸蟹自由不远了。
“目前,母蟹已经达到最佳品尝期,肉肥且蟹黄丰盈。”林青泽说,随着阳澄湖大闸蟹9月底开捕,目前,江苏大闸蟹已大量上市,虽然中秋节那批蟹成熟度略逊,但目前母蟹的成熟期比较高,公蟹正处于快速生长期,蟹黄还未饱满,预计10月中下旬口感达到最佳。
礼赠亲友是大闸蟹的重要销售渠道,不少水产商家表示,虽然中秋礼赠旺季已过,团购客户逐步减少,但目前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仍有许多市民前来购买尝鲜。
市民购买大闸蟹,怎样辨别真伪?按照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在9月25日开湖起捕时发布的公开数据,预计全年大闸蟹产量在9900吨左右,其中湖区围网养殖区面积1.57万亩,产量1500吨左右;沿湖周边高标准池塘养殖面积6.57万亩,产量8400吨左右,规格、品质好于往年。开捕后,进入全国各地市场的每一只大闸蟹都佩戴了防伪追溯专用标识。
福建人林青泽在宜昌做了20多年水产生意,他告诉记者,阳澄湖大闸蟹声名远扬,宜昌市场上不多,市民购买时要辨别真伪,但是江苏其他湖区的大闸蟹与阳澄湖相比,差别不大。
记者打开微信,搜索并关注“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公众号后,下方菜单里有醒目的“防伪查询”选项。点击进入就出现了扫码验证的板块,查验起来比较方便。
螃蟹味美,但不能贪吃。国家高级营养师、中医养生健康管理师张晓明告诉记者,蟹肉性寒,味咸,具有舒筋益气、理胃消食、通经络等功效,对治疗高血压、脑血栓、高血脂等有很好的疗效。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病症的人们慎吃。
张晓明说,在食用螃蟹的同时,不要与茶水同食。吃蟹时和吃蟹后1小时内不要喝茶。吃蟹的同时不要吃柿子。吃螃蟹的时候,可以适量喝一点黄酒。
三峡商报记者杨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