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5版:零距离

用鲜血延续生命 以爱心温暖人间

那些“撑伞”的人,宜昌谢谢你!

钱雨捐献造血干细胞

宜昌市第五中学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这个世界的变好,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事,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

有时候,一个举手之劳,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哪怕只有一点点光、一点点爱、一点点善良……

用一腔热血温暖他人生命

深秋时节的宜昌,栾树的枝头间窜出一束束金灿灿的花朵,大胆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精彩。钱雨(化名)面向长江,深吸一口气,有幸福的味道。

今年39岁的钱雨,从事瓷砖美缝工作。2024年2月上旬,钱雨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他是否同意捐献。

“等了11年,终于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给生命垂危的人带去生的希望!”钱雨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13年前,钱雨的父亲因肝病去世,11年前,母亲也因一场意外离开了。失去至亲的他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并于同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谢绝了一切聚会和饭局,也戒掉了酒,一直喜欢麻辣的钱雨也改为了清淡饮食。一切妥当后,市红十字会为钱雨安排了捐献者抽高分辨配型,结果显示配型吻合。

体检前,钱雨的神经一直紧绷着,生怕不合格。直到检查结果出来,才松了一口气,“体检之后,连走路都非常小心,生怕出什么意外影响了捐献。”

2024年5月13日,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伍家院区)血液病区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历经4个多小时,钱雨成功捐献212毫升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后,这份“生命的种子”即刻启程,回输到华东地区一位女性血液病患者体内。

让钱雨没有想到的是,他成为在宜昌本地捐献的第一人。在以前,捐献者只能奔赴武汉捐献造血干细胞。

而对于张淼和好友谢晖来说,践行公益更是他们之间聊不完的共同话题。26年,累计献血27次9200毫升,这些数字记录着张淼的爱心之路。

自从1998年,18岁的张淼拿到第一本献血光荣证开始,总是每半年捐一次全血。2008年,张淼加入中华骨髓库,并于当年10月,前往武汉完成捐献,成为宜昌市首例配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

“一人献十次,不如十人献一次。”在他的带动下,妻子及亲朋好友都成为无偿献血者。好友谢晖更是在他的指点下加入中华骨髓库。2017年5月,谢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位远在广州的18岁白血病患者的年轻生命,成为宜昌市第25例捐献造血干细胞者。

“宜昌有了采集点后,方便捐献者以更好的状态在当地捐献,也能激发本地志愿者的捐献热情。”宜昌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勇介绍,宜昌加入中华骨髓库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已有9400多名,成功捐献71例。

人们常说,疾病是最能见证人性的时候。但也是在这时候,我们看到了人性最暖的地方。

宜昌已实现器官捐献358例

这个世间,有人在泥沼里挣扎,就有人伸出援手。

2024年4月1日,“生命·礼赞”2024年宜昌市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举行。

在捐献者纪念墙前,来自夷陵区的易先生手捧菊花,默默注视着一个名字,那是他的老伴吴女士。2020年12月,吴女士因病去世,遵其生前遗愿,易先生捐献了老伴的遗体,吴女士的名字则被永远镌刻在了捐献者纪念墙上,成为305名宜昌籍捐献者的一员。

在捐献了老伴的遗体后,易先生也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捐献遗体也是将人生最后的价值奉献给社会。”

太多人瞬间涌起的爱,会偷偷爱着那一群不幸的人。太多人温暖地感动,也在偷偷慰藉着那些被命运抛弃的人。

2022年11月,47岁的高素月不幸离世,家人遵从她的遗嘱含泪签下《器官捐献同意书》。高素月逝去的生命也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延续。她所捐献的器官为一位肝衰竭患者带来新生,让两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我淋过雨,希望能为别人撑伞。当我离开人世后,请把我所有有用的器官都捐献出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高素月让人相信,总有一种力量,能抵御世间最无情的攻击,成就最美的人生。

2013年5月,45岁的胡大洪突发疾病去世,家属根据其生前意愿,决定捐出器官,挽救了一名肝硬化晚期患者、两名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并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这是宜昌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

2014年,五峰男子李世云遭遇车祸不幸去世,父母捐献儿子肝肾,救助3名患者。

同年,远安刚出生64天的婴儿小智谦因病去世,父母汪家满夫妇无偿捐献儿子器官,其肺、肾、角膜点亮了4名患者的生命。

要走出人体器官捐献这一步非常艰难,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2023年10月,宜昌籍奥运冠军孙佳俊的奶奶代仁美在社区红十字会的见证下进行了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志愿登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仍然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样挺好!”代仁美说。

正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在用善良和爱,像水滴汇聚成大海,促成这个世界的美好。

目前,宜昌市登记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的志愿者累计有22208人,实现器官捐献358例、遗体捐献58人,挽救了近900名伤患者。

“救”在身边筑牢健康生命线

人间烟火里,处处皆英雄。

“快来人啊!这里有人晕倒,我是红十字救护员,请这位男士帮忙拨打120……”2024年4月15日,在汉口火车站,一名50岁左右的男性旅客突然一头栽倒在地,面色发白,昏迷不醒。

危急关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派出所民警易涛挺身而出,凭借自己学过的应急救护培训经验,一边呼救一边持续实施心肺复苏,争分夺秒开展应急救护,直到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易涛才默默离开。

2023年6月13日,三峡机场附近发生一起车祸,一女子身受重伤,昏迷不醒。夷陵区红十字救护员王红梅恰巧经过,她跪在地上通过持续心肺复苏救人的事迹刷屏网络,感动无数人。

“我很幸运当时能在现场,用自己所学的本领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一个完整的家庭。”王红梅说。

在宜昌,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无数的宜昌市红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播撒爱的种子,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递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2020年以来,宜昌市红十字会完善组建了应急救援、救在身边、赈济救助、“三献”工作、心理健康、人道传播6支志愿服务队。培训救护师资322人、救护员5.7万余名,开展普及性培训43.87万人次,真正实现了“救”在身边。

“在红十字会的队伍中,有专业的救援人员,有满怀热忱的志愿者,还有默默奉献的工作者。在需要帮助的时刻,他们都会化身为守护生命与健康的使者。” 在宜昌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丁晓艳看来,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个体,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红十字的光芒温暖人心。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并不完美。但庆幸的是,这个世界,善良总是多于恶意,温暖和感动多于痛苦和摧残。

就这样的感觉,真好!

三峡商报记者刘慧艳 通讯员薛金平

本版图片由宜昌市红十字会提供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70004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4-10-17 用鲜血延续生命 以爱心温暖人间 2 2 三峡商报 c299423.html 1 那些“撑伞”的人,宜昌谢谢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