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讯(记者李博言)节日很美好,“节后综合征”却有点烦。告别春节假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起床困难、焦虑上火、疲劳烦躁成为不少人的当前状态。那么,针对“节后综合征”,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作息、合理饮食,让自己“一键重启”元气满满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月4日上午,在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消化内科,值班医生们正穿梭在病房间,查看住院病人的病情。科室负责人介绍,大多数住院病人都呈“节日病”特征。
西陵院区消化内科主任艾耀伟说:“今年春节消化内科的病人比以前明显增多,一是消化道出血,二是胰腺炎。相较于平常,像这样的病人增加了3倍,这些都和饮食有很大关系。”
在伍家院区重症监护室,心梗患者同样面临就诊高峰,其中最多的病症为“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在春节频发,原因不仅仅是饮食不当,更与天气变化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医护人员特别提到,每年节后还会出现“滞后就诊潮”。部分患者以“等等看再说”“过年住院不吉利”为由在家一拖再拖,导致病情加重。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提出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建议。首先,饮食要调整,三餐一定要定时定量,搭配均衡,少油少盐,尽量不要饮酒。其次,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若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此外,有效克服“节后综合征”,积极调整心态很关键。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开展强度过大的工作,而应循序渐进,先把必要的工作做完,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避免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