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当家家户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仍有许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这些平凡的坚守者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责任与奉献编织出节日的温暖与安宁。
三峡机场边检站民警刘冬:
春节坚守岗位 守护国门安全
“您好,欢迎回国,新春快乐!”1月31日,三峡机场边检站执勤现场,刘冬和其他民警们向旅客们送上热忱的问候。
三峡机场边检站肩负着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身份查验、行李检查及口岸巡逻防控等重任。刘冬是该站执勤二队政治教导员,今年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三个春节。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刻,可像刘冬这样的边检民警,却毅然地坚守岗位,用担当与付出,守护万家灯火。“我们回不了家,但能帮助万家团圆。”刘冬满含深情的话语道出了边检民警的责任与担当。
“春节期间,国际航班客流量快速攀升,尤其是热门旅游航线的出入境高峰时段,我们眼睛一刻都不敢离开监控屏幕,密切留意各个查验通道的旅客流量,灵活调配警力,全力确保旅客能够快速通关。”刘冬介绍,他的一项重要职责,便是依据航班动态和旅客流量的实时变化,合理调整查验通道的开放数量,优化通关流程,保障整个口岸的通关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据统计,仅1月31日,刘冬所在的执勤队就查验出入境旅客335人次,出入境航班2架次。春节期间,三峡机场口岸国际航班达25架次,出入境旅客2953人次。刘冬所在的执勤二队共有15名青年民辅警坚守岗位,他们默默守护着口岸国门,成为春节里那束温暖坚定、守护万家团圆的熠熠光芒。
三峡商报记者 王英 通讯员 钟鹏宇
宜昌东站客运值班员刘玉:
日行15公里为列车“解渴”
2月2日14时45分,宜昌东站被细雨笼罩着。站台上,客运值班员刘玉和同事们从水井处使劲提起重达20多斤的上水管,拖至K4376次列车车厢旁,插到车厢注水口,随后迅速跑向下一处为列车供水。
刘玉所在的给水班组,每班有4名工作人员,两人成组,共同肩负为9个站台列车上水的重任。列车停靠的550米股道里,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奔波。“春运期间车次密集,我们每天步行距离至少有15公里。”刘玉说。
从开始注水到收管结束,给一节车厢蓄满水大约需要40分钟时间。K4376次列车共有18节车厢,意味着刘玉和同事们每人需负责9个车厢的给水任务。刘玉仔细检查完所有给水管,并整齐收回到给水井,再通过对讲机和站台客运员准确完成给水联控,一系列操作才算结束。尽管寒风刺骨,可紧张的工作还是让他额头布满汗珠。
“给列车‘喂饱’水,才能供给餐车做饭,满足旅客饮水、洗漱等需求。”刘玉脱下被冷雨湿透的防护手套,轻轻甩了甩,他的双手因长时间被冰水浸泡,早已冻得麻木通红。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2015年,20岁的刘玉来到宜昌东站,十年间从未缺席一个春运。虽说是客运值班员,但忙起来得及时给各个岗位补位,接发列车、引导旅客、给水等等,哪里需要就顶上。如今,刘玉仍不失军人本色,加入了宜昌车务段团员先锋队,成为铁路安全畅通的守卫者和旅客温馨出行的服务者。
“今年春节期间,车站日均开行列车245趟,尤其是加开了不少夜行高铁,我们的工作强度有所增加,碰上单组改重联的列车更是分秒必争,全力保障给水。”刘玉说,这几天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想到能让旅客顺利踏上旅程就感到满足。
“1站台,D657次列车给水员已到岗。”顾不上休息,刘玉和同事们又迅速开始下一趟列车的给水作业。
三峡商报记者 邓羽琴 通讯员 豆常翠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