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宜昌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迎来复工复产高峰期,安全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加。为切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安全保障工作,宜昌公安交警积极主动开展安全专项行动,护航辖区企业“开门红、开门安、开门稳”。
警企联动 共筑生产“安全网”
“生产经营环境怎么样?还有哪些需要公安交警支持的?”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大队生物园交警中队中队长刘海涛带队走进宜昌高新生物产业园欣旺达厂区,与企业负责人恳谈,了解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征求对公安机关护企安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发展共商良策。
同时,民警为企业带去交通安全法律“宝典”,提供交管政策咨询,开展安全培训、法律宣传等活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让企业员工了解身边常见、多发的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及危害,提升企业和员工交通安全意识,打造安全出行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在夷陵区,矿山企业集中,人流、车流大,山区道路坡陡弯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艰巨。为切实加强重点车辆源头管理,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2月17日,夷陵区交警大队联合樟村坪派出所在磷矿运输车辆启运前夕,对樟村坪镇36家磷矿运输企业900名驾驶员开展安全培训,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连日来,宜昌公安交警启动服务重大项目工作机制,主动靠前联系,全过程对接协调、服务保障,坚持做到问计问需、精准服务。
服务靠前 落实便民利企措施
正月初九,“流动车管所”把流动车管便民服务送进三峡物流园,方便企业员工等就近办理驾管业务。
三峡物流园是鄂西渝东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生活物品物流基地,同时也是宜昌生活物资重要保供阵地,是市民菜篮子的根本保障。目前进驻商家2700多家,日均进出车辆8万余台次。
据三峡物流园副总经理田祖礼介绍,物流园内的商家和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繁忙,不方便到车管所及时办理机动车驾驶证换领、车辆年检等业务,请求交警支队“流动车管所”上门办理相关车驾管业务,节省企业群众的生产成本和往返时间。
“以前办车管业务得专门请假跑到车管所,现在顺便把证换了,这服务真是太好了!”当日,从事物流运输的重庆商户王先生闻讯来到“流动车管所”办完业务,对民警笑呵呵地说。
年后复工以来,宜昌市车管所摸排了三峡物流园、白洋工业园、高新生物产业园、猇亭等各大中小企业对交管业务办理的需求,根据摸排的情况统计事项清单、提前计划,做好充分准备,经沟通协调主动上门集中提供服务。同时,提升便民服务效能,多措并举应对节后业务高峰,减少群众等候时间,助力社会复工复产。
查漏补缺 全力守护路畅民安
除了采取警企联动、送服务上门等措施,宜昌公安交警还重点聚焦人流、车流、物流集中区域,以城区道路、进出城重点路段等车流易集中路段为重点,积极开展研判,加强视频巡查,提前消除道路交通隐患。
宜昌高新区双河路生物产业园企业多,周边还有宜昌职教园、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教职工及学生达9000余人,该区域重型大货车也多,交通情况复杂、交通出行需求大。
宜昌交警深入高新区生物产业园走访,听取企业在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建议,及时调整勤务模式和警力部署,确保企业物流运输畅通无阻,以及周边院校学生和老师的春季开学出行安全。
在梳理、排查了园区附近的重要道路双河路和东临路时,发现有道路标线及标牌不清晰、箭头模糊等情况,宜昌公安交警迅速登记造册上报后进行了更换。
针对生物园区企业职工提出的厂区出入口摩托车、电动车、重型大货车多,且车速快,车流大,在路边没有醒目的警示设施,特别是晚上给上下班员工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宜昌公安交警一面安排警力加强交通管理,一面积极与企业负责人探讨共商解决办法,最终决定在厂区门口路段增设交通提示牌、安装了爆闪灯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有效解决了员工上下班安全通行问题。
同时,宜昌公安交警各大队针对工业园区周边的城乡道路设置执勤点,对“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型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格检查,严查严处酒醉驾、“三超一疲劳”等交通违法行为,为广大群众节后复工复产出行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三峡商报通讯员胡金媚
本版图片由宜昌公安交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