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讯(记者谭强明、通讯员陈雪琦)2月19日,记者走进夷陵区昌磷路施工现场,只见挖掘机、装载机等各种大型机械有序作业,工人们正加紧施工。
正在现场调度项目进展的夷陵区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股牵头负责人黄欣告诉记者,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攻坚阶段,一期正在进行基层摊铺。
昌磷路是夷陵区的重大交通项目,起于东城试验区冷水口,止于鸦鹊岭镇梅店西侧,全长29.5公里,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长12.3公里,起点与港窑路二期互通,终点直抵高铁北站。
据介绍,昌磷路寓意宜昌磷矿及磷化工产业繁荣昌盛。夷陵区磷矿资源丰富,年开采量大,运输需求大。此前,磷矿运输主要依托小鸦路,交通量已增长至2.2万辆/日,其中大型货运车辆(含磷矿运输)达8000辆/日,急需新的路线。
昌磷路建成后,磷矿运输车辆可以从宜昌北经由该线路抵达鸦鹊岭镇梅店西侧,再从梅店抵达猇亭云池港码头,缓解小鸦路交通压力,同时也将增加磷矿日运量。
此外,该线路也是连接小溪塔、龙泉、鸦鹊岭的第二通道,对完善区域交通路网、带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将推动宜昌主城实现由“半月形”向“满月型”的蝶变。
值得一提的是,该道路的绿色指数也比较亮眼。当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路面正在加紧铺设路缘石,该路缘石由磷石膏制作而成。
磷石膏是生产磷酸时产生的灰色固体废弃物,随意排放、堆积会破坏生态环境。近年来,夷陵区加快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在场景应用上多有探索。
“磷石膏的硬度符合各项工艺标准,而且成本也适宜。”黄欣说,“这个项目建设完后,预计可消耗近3000吨磷石膏产品。”
与此同时,作为全省首条绿电货运通道,昌磷路全线还规划了6个重卡换电中心、2个服务区以及2个维修中心,建成后将大力推动该区新能源重卡逐步替代燃油货车,在降低磷矿运输成本的同时,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目前,昌磷路一期路基工程、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路面施工。同时,昌磷路二期起点至S276峡安线段1.8公里的施工作业也已全面启动。昌磷路一期通车后,货运车辆可沿昌磷路通行至S276峡安线,为夷陵区“北拓”“东进”打开一条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