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8版:大看台

行李箱“攻”进了大剧院

“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30天上演130场好戏

《三峡盛典》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这剧在网上可火了,我特意赶来看看。”不久前,武汉游客熊琳拖着行李箱,脚步匆匆地来到宜昌五一剧场,只为观看备受瞩目的《三峡盛典》。当晚,剧场内座无虚席。放眼望去,现场摆放的行李箱数量众多,不难看出外地游客占比颇高。

1月14日至2月16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动各市州,精心策划举办“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活动。在此期间,宜昌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舞台艺术门类的儿童剧、相声、脱口秀、歌舞剧、音乐秀等丰富多元的惠民演出剧目。短短30天内,共呈现130场精彩演出,吸引了近4万名观众前来观赏。

文化磁场引客入宜

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持续“升温”。1月14日,2025年首场惠民演出《三峡盛典》在五一剧场上演。演员们全身心投入,用精湛的演技诠释着每一个角色,赢得现场掌声雷动。

“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就如同‘文化磁场’,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已经二刷的市民王先生对《三峡盛典》喜爱有加,在他的极力推荐下,几名荆州的好友专程赶来宜昌观看演出。

艺术与科技完美碰撞,在通过水中、空中、地面多场景融合打造的立体舞台上,昭君出塞、峡江保卫战、建设三峡工程等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以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缓缓展开。众多观众纷纷感慨“此次观演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数据显示,30天里,《三峡盛典》连续上演23场,上座率达到65%。

同样热烈的反响出现在1月18日,由年轻演员精心二次创作复排的话剧《悬崖上》,凭借惊心动魄的剧情,成功征服了现场观众。年轻演员们将自身对剧情的深刻思考融入表演之中,同时巧妙运用多种先进的演艺技术,让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从四期文旅惠民活动的预约数据来看,《三峡盛典》《悬崖上》的门票往往在开启预约的半个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这充分表明,只要作品质量过硬,就从不缺少观众的青睐。

“实际上,30天130场演出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中间有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全体人员都在全力筹备2025宜昌市春节联欢晚会。若论实际揽客效果,说是21天吸引4万名观众更为贴切。”三峡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熊禹介绍道。虽然目前尚未对外地观演游客数据进行详细统计,但仅从现场背着背包、拖着行李箱前来观演的人数来看,跨地区赶场的人数较去年显著增加。

早在2024年,宜昌就已积极参与湖北首届文旅惠民活动,在71天内连续上演文化惠民演出164场,部分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更是多次加演。今年,更多优质且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加入其中,为宜昌文艺演出市场的持续繁荣再添一把“旺火”。

探索演艺市场发展多元路径

剧院作为核心载体,通过探寻多元发展路径,“因为一场戏,爱上一座城”在宜昌已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生动的现实。

相关数据分析显示,自2024年以来,观众付费观看演出的热情日益高涨,并且演艺市场对拉动旅游、购物、餐饮等相关消费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宜昌剧院副总经理董京津解释说,宜昌各大剧院通过不断丰富演出产品的种类、提升演出质量、大力开拓夜间市场,正逐步将城市的文旅资源充分激活。

在采访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都着重提到了“吸引年轻观众入场”这一关键要点。今年“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活动中,宜昌进行了诸多创新尝试。事实证明,这些努力卓有成效,演艺市场的发展空间正不断拓展,“蛋糕”越做越大。

宜昌在大力推出原创作品的同时,积极营造阖家欢乐的氛围,精心引进了《丑小鸭》《木偶奇遇记》等多部儿童剧,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追捧。这些儿童剧凭借生动有趣的舞台表演、绚丽多彩的灯光效果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剧情,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增长知识,深切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

此外,《左邻右舍相声专场》和《Z喜剧脱口秀》凭借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贴近生活的主题内容,成为年轻观众的热门选择。今年,宜昌还充分激活长江艺术小镇的文化展示传播功能,在夜间推出以怀旧金曲、影视金曲等多个主题呈现的《长江歌台城市现场音乐秀》。

三峡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梅春莲表示,自集团成立之初,便开始积极探索演出市场需求,引入音乐会、话剧、舞剧、儿童剧、相声、脱口秀等多门类舞台作品,不断丰富演出市场产品供给。

“打造一部剧目,需要从艺术品质、观众需求、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广泛听取专业人士和观众的意见反馈,后续还需经过反复修改与精心打磨,这个过程需要一年或几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基本要求。”梅春莲说,“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活动恰好为宜昌演艺市场推陈出新的成果提供了检验平台,2025年宜昌演艺市场有望迎来一个“丰收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在演艺产品上下足苦功

活动期间,《惊天魔幻秀》《大魔术师》《魔法时刻》等魔术表演“魔力爆棚”,日均一场演出的魔术师阿强始终保持着高昂的热情。

阿强表示,优秀的表演更应注重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通过邀请观众上台,让他们近距离感受魔术的神奇,能够极大地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和体验感。反过来,观众的积极反馈也激励着从业者全力打造精品剧目。

市京剧团团长曹军华认为,要持续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必须正视观众年龄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宜昌充分立足本土地域文化,巧妙借助本地资源平台,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实现全覆盖,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播撒在孩子的心中。

“过去通常是‘大带小’,如今情况发生了转变,变成了‘小带大’。曾经相对小众的京剧艺术,正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这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变化。”曹军华感慨道。

“演艺市场呈现火热景象的背后,同样面临着不少挑战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三峡智库专家阚如良指出,一方面,观众的审美水平在不断提升,且愈发多元化、严苛化,对演出内容的创新性、思想性与艺术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加上受到线上文化产品供给的挤压,传统单一模式的演艺节目很容易在市场竞争中遇冷;另一方面,传统艺术市场仍存在尚未被充分挖掘的巨大潜力,倘若不重视剧目创作和艺术创新,不着力提升作品感染力和演出冲击力,则难以吸引更多年轻的新观众走进剧院,那么演艺市场的热度将难以长久维系。

阚如良表示,演艺市场在加大特色宣传推广、拓展市场覆盖面的同时,务必要抓好“作品原创”和“首演首发”这两项,既要持续提升原创节目的质量,更要敞开大门,引入更多贴近生活、充满活力、极具人气的演出产品,为广大群众带来更为丰富的文化享受,让走进剧院观看精彩大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美好生活方式。“跟着演出去消费”正在成为促进地方文化消费的有效方式,期望地方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扶持力度,让演艺市场成为“艺术美好生活”“讲好宜昌故事”的城市形象展示体验窗口。

三峡商报记者  高然  通讯员  谭玉琳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70004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2-27 “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30天上演130场好戏 2 2 三峡商报 c308608.html 1 行李箱“攻”进了大剧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