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商报记者 付伟 通讯员 杨婷婷
磷石膏是磷化工产业所产生的大宗固体废物,每制取1吨磷酸,通常会产生约5吨磷石膏。磷石膏综合治理是维护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磷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日前,《政府投资项目应用磷石膏产品实施办法》印发,宜昌全面推进磷石膏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用,推动磷石膏产品在全社会“能用尽用”。
磷石膏产品如何做到“能用尽用”?近日,记者就磷石膏产品在建筑工程领域的研发、生产、应用情况,对市内部分企业进行了采访。
工业固废蜕变绿色建材
2月25日,记者来到位于宜昌高新区的湖北远固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绿色建材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走进企业车间,生产线上一片繁忙,磷石膏粉被加工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由粉状到块状,改变的不仅是形状,更是变废为宝的“点睛之笔”。
“这些混凝土砌块已被市内外建筑企业订购,即将运往各个工地。”企业生产负责人介绍。
在企业展示大厅里,由蒸压加气混凝土制作的建筑内墙保温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将这个正方体的展示品拿上手掂量一番,并没有想象中的建筑建材那么“压秤”。
“我们经过不断科研与实验,充分利用磷石膏质量轻、富含结晶水、防火性能好等特点生产保温板,具备A级防火、强度高、抗裂性好以及经济性等一系列优势。”公司总经理刘金娥介绍。
近年来,宜昌按照“前端减量、中端提级、末端应用、全程治理”的要求,探索符合宜昌实际的磷石膏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新路,以湖北远固等企业为代表的中端提级环节,是实现磷石膏综合治理的关键点。
自2013年起,湖北远固开始绿色建材相关研发,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30件,磷石膏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除磷石膏加气保温板外,企业充分发挥磷石膏作为一种工业副产石膏的本质特性,采用自主专利技术生产混合型高强石膏,并以此为原材料生产磷石膏系列砂浆产品,其磷石膏抹灰砂浆和磷石膏自流平砂浆,磷石膏含量分别可达到80%和90%以上。
“企业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磷石膏各类产品市场竞争力,3条生产线全面达产后,每年可消耗磷石膏30万吨,产值规模可以达到3亿元。”刘金娥表示。
磷石膏绿色建材应用广
在宜昌高新区白洋园区,首航国际大酒店正在建设,它是东部产业新区重要的综合性高端商务服务配套项目,目前部分房间刚刚完成内墙砂浆涂抹,其使用的就是湖北远固生产的磷石膏内墙抹灰砂浆。
记者走进其中一间房间,触摸采用了磷石膏抹灰砂浆的墙面,十分平整、美观。来自湖北广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现场施工负责人谭玉鹏介绍,使用磷石膏抹面砂浆,施工效率比使用传统水泥砂浆提高了不少。
“传统水泥砂浆需要反复涂抹,工序中间还需间隔等待,而使用磷石膏抹面砂浆可以一次成型,平均每面墙体施工时间可缩短半天。”谭玉鹏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水泥砂浆,磷石膏砂浆还具备粘附力强、保水性好、平整度高等优势,有效减少了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通病。
目前,广盛集团正积极推广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在建筑工程施工前,主动与建设、设计单位协商,要求设计单位明确磷石膏产品使用部位和范围,能够使用磷石膏绿色建材的部位尽量使用磷石膏产品。
近3年来,公司累计使用磷石膏产品约7000吨,应用于山水春城、大家·晴川明月、山海大观、宜昌首航国际大酒店等房建项目。
绿色建材供应链平台下月上线
一方面,是远固这样的企业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磷石膏产品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广盛等建筑企业不断加大磷石膏产品的综合利用。
如何更好满足供需双方,推动磷石膏产品“能用尽用”?
刚刚发布的《政府投资项目应用磷石膏产品实施办法》提出:建立健全“指挥部+供应链平台+磷石膏协会”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磷石膏产品应用。
绿色建材供应链平台作为协调机制的重要一环,其一期功能即将于下个月上线运行。宜昌城发集团负责该供应链平台建设的工作人员曾金介绍,一期功能包括政策服务、信息发布、产品展示等,二期功能计划5月初上线,将完善交易功能、扩展绿色建材品类、提升服务链条与现有供应链平台数据对接等。
“该平台旨在推动磷石膏综合运用,拓宽产品应用场景,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促进磷石膏消纳能力,深度整合磷石膏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曾金介绍。
“此举将实实在在拓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的销路,提高销售额后,公司可以有更多资金继续投入研发。”刘金娥欣喜地说。
同时,磷石膏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应用尽用,还可以增强市场信心,消除消费者对磷石膏产品的顾虑,进一步增加磷石膏的消纳量。
“以房建项目为例,新投资建设一万平方米,可以消耗700吨磷石膏干基。”刘金娥介绍。
此外,实施办法还对政府投资项目中,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在立项、设计、财评、招标、施工、验收、决算等环节具体责任进行了明确,确保磷石膏产品“能用尽用、用好用足”。
本版图片均由三峡商报记者 付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