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A5版:宜昌教育周刊

撑一支长篙,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种子,教育要做的是给予适合的土壤。”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这句话,在我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时,不断叩击着我的心。作为小学班主任,这部充满东方哲学韵味的动画电影,让我对教育本质有了更深的体悟。

太乙真人教导哪吒的方式更让我深受启发。他用山河社稷图构建的幻境,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寓教于乐吗?在我校开展“传承诗词文化”活动时,我带领孩子们吟唱经典诗词,用诗词描绘心中的美好。孩子们在诗词的海洋中畅游,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当他们将自己创作的诗词小书签送给伙伴时,我看见了比成绩更珍贵的成长。教育不该是刻板的规训,而应如春风化雨,让知识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生根发芽。

敖丙背负龙族期望的压抑身影,则警示着我们反思教育中的“期待绑架”。班里总有几个在学习上进步较慢的孩子,家长会上常伴着叹息。但当我组织“发现闪光点”主题班会,让每个孩子写下同伴的3个优点时,那个学习不太出色的小雨,却因“会讲让全班笑翻的笑话”获得了23个点赞。伙伴的点赞让他露出欣喜的笑容,那一刻他的眼里在发光。教育不是模具铸造,而是帮助每颗星星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

“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但山再高,也挡不住想飞的心。”电影中的呐喊在教室回响。看着孩子们课间模仿电影里哪吒敖丙联手抗敌的身影,我忽然明白: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做那个移山的人,用理解融化偏见,用信任托举翅膀。在书香校园的氛围里,让每朵不一样的花,都能在童年的原野上自在绽放。

(西陵区桃花岭小学 刘格格)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n3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70004

鄂ICP备06002096号-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鄂)字008号

2025-03-12 2 2 三峡商报 c309483.html 1 撑一支长篙,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enpproperty-->